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有色行业高质量发展 需衍生品市场保驾护航

   2019-06-03 中国证券报
31
核心提示:在上周举办的“第十六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以下简称“江铜”)陈羽年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

在上周举办的“第十六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以下简称“江铜”)陈羽年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消费国和生产国,庞大的产业规模是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壮大的基础。而大宗商品价格易受全球政治、经济、金融市场等众多因素影响而大幅波动,这对有色金属行业的稳健运行十分不利。因此,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衍生品的保驾护航。作为国内第一批期货套期保值企业,同时也是第一批受益于期货市场的企业,江铜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期货市场,更离不开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的支持。

铸就强大有色行业

此次论坛上,专家总结认为,在上海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保驾护航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适应国际市场变化最快、应对国际市场冲击能力最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

陈羽年说,二十年来,上期所立足实体经济,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从制度和规则上做出了一系列创新,不仅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套期保值工具,还帮助企业树立了正确经营理念,打造了一批优质企业,更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金瑞期货总经理助理侯心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二十年来,上期所立足实体经济,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从制度和规则上做出了一系列创新,不断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

“上期所持续进行产品创新,有序推出期货新品种、工业品期权等衍生品工具,为产业链相关企业提供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也促进了资源市场化配置,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定价话语权。”侯心强说,特别是2018年上期所上线上期标准仓单交易平台,随后逐步拓宽品种范围,进一步促进期现市场有效对接。他认为,期货市场国际化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开放与融合发展。

跻身世界五百强

据介绍,江铜是国内第一批期货套期保值企业,也是第一批受益于期货市场的企业。陈羽年透露,上个世纪90年代,国内三角债横行,上期所的期货交割功能,解决了江铜债务难题。随后,江铜通过成功注册“贵冶”牌升水铜,使得产品质量提升,盈利能力扩大,品牌形象大幅提升。近年来,江铜利用期货市场锁定加工利润。通过期现互动发展壮大,江铜集团连续6年跻身世界500强。

作为江铜旗下的期货经营机构,金瑞期货依托股东强大的产业背景,积累了丰富的实体企业服务经验,形成了套期保值和套利的核心竞争力,在企业风险管理领域精耕细作。侯心强介绍,金瑞期货一方面积极推广期货、场内外期权,让更多的有色企业积极运用衍生品工具进行库存管理、利润锁定,另一方面持续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基差贸易、合作套保、含权贸易、“期货+保险”等方式带给企业更多选择,提高企业自主管理风险的灵活性。例如,去年金瑞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设计的宽跨式长单期权,成为铜加工企业的增利利器,提高了企业驾驭风险的能力。

加快对外开放

在此次论坛上,不少与会嘉宾也表示,中国目前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贸易定价体系中的话语权还很弱。只有加快推进期货市场开放,才能吸引更多境外交易者,不断完善市场结构,增加定价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侯心强认为,期货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离不开多元化的市场参与结构。作为期货经营机构,早做细致谋划、主动迎接挑战势在必行。稳步提升期货公司对外开放的水平,不仅有助增加期市流动性,更利于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与期货市场的稳定,从而实现服务实体经济的总体目标。

对此,侯心强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措施与建议。第一,目前期货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需大力推动期货法立法进程,做到对外开放制度先行,为期货市场发展和对外开放打下坚实的法律制度基础。第二,推动更多成熟期货品种国际化,以点带面,通过借鉴已上市品种的国际化经验,推广至其他品种。第三,“引进来+走出去”同步推进,除了期货交易所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期货公司也可以以收购、参股境外金融机构形式增加业务范围,提升跨境服务能力。第四,随着项目的实施与推进,要深刻认识到国际化战略中“人才战略”的重要性。在这个方面,金瑞期货加大了人才培养的投入,一方面积极寻找合适的跨领域复合人才,另一方面给公司内部员工更多国际化项目参与机会与培训资源。最后,在积极放开的同时,也需要加强跨境监管,实行市场准入制,通过制定相应的参与办法与监管措施维护金融稳定性和防范系统性风险,保护境内投资者利益不受损害。

(责任编辑:王婉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