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池州经开区:十年蝶变铸辉煌 产业新城展新姿

   2022-10-14 安徽日报
33
核心提示:201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这是一片承载希望、成就梦想的

201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360截图20221014103749219.jpg

这是一片承载希望、成就梦想的热土;这是一片挥洒激情、孕育辉煌的热土;这是一片产业集群、企业集聚的热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披荆斩棘。

十年来,结合产业基础和区位环境特点,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稳中求进,抓实体、兴产业,强服务、闯新路。如今,一个滨江产业新城初步形成,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干部队伍建设展现新气象,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十年磨砺 百亿产业园雄踞长江之滨

安芯电子是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拓荒者之一,主要从事功率半导体芯片、功率器件和半导体关键材料膜状扩散源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其中功率半导体芯片是器件功能的核心,主营业务覆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半导体产业链各核心环节。

十年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把半导体产业作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主导产业,深耕细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该开发区注册了第一家半导体企业;2016年,成功创建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至2021年,基地产值从37亿元增长到135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在安芯电子的带动下,十年来,一大批代表性的半导体企业纷纷来此落户,该开发区省级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初步形成从IC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电子元器件及智慧应用的全产业链。目前,该基地5公里内的产业链,可以将一颗硅片生产成芯片完成品,用户可直接将芯片用于整机制造。

新兴产业,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

今年前7个月,池州经开区半导体基地产值增速在全省27个战新基地中居第3位,半导体产业逐渐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基地也成功创建安徽省半导体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安徽省产品(半导体)质量提升示范区。

“双招双引” 打造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

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区、安徽省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优秀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安徽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这一系列荣誉、资质,是对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十年来高质量发展成效的褒奖。

作为池州市2021年参加全省第二批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的企业之一、中韩(池州)国际合作半导体产业园获批以来首个投资额超15亿元的项目——安徽百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试生产。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产100万平方米高密度互联多层线路板、柔性线路板、软硬结合板等。

“公司成立以来,前期各项工作都按时序进度完成。项目建设中,经开区一周一调度,帮助解决了不少难题。区内人力资源公司也为我们用工提供了大力支持。”该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卢海航说。

十年来,池州经开区聚焦园区建设,优品质、促提升,坚持服务池州市东部产业新城建设,优化园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池州半导体产业学院、人力资源产业园、池州中韩会客厅、绿地小学、凤凰大道综合商业项目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建设都有了新的进展。

借力好政策,引来金凤凰。池州经开区采取“管委会+公司”招商模式,组建市场化招商公司,强化行业协会建设,与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深圳市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深圳联合举办新型显示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举行池州半导体产业首届高峰论坛。

得益于高位谋划和推进,今年上半年,该开发区“双招双引”成效明显。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8个、总投资109亿元,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18个、到位资金45亿元。在谈重大产业项目47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5个。在招才引智方面,上半年,该开发区人力资源产业园已入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2家,引进高层次人才6人、高层次人才团队1个。

科技创新 点燃园区产业高质量引擎

日前,安徽均益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池州市唯一企业,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名单,完成专精特新之路上从省级到国家级“小巨人”,再到国家级重点“小巨人”的“三级跳”。

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商标3项。近两年,均益股份在产品研发方面年均投入4千万元,为拉链制造产业不断贡献“精、特、新”产品。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赓续前进,奋楫争先。和均益股份一样,狠抓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池州经开区内企业的共识。

“科创飞地”建设提速,“外地研发+本地制造”模式获批“十四五”省级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目前,该开发区已在上海松江区购置18000平方米房产,建设池州(上海)科创中心,预计明年一季度挂牌运营。与北京中关村IC设计园合作建设“飞地+基地”项目,在中关村购置1500平方米房产作为研发总部,并在园区设置3万平方米孵化空间。下一步,将深化与中国电子集团(CEC)等战略合作,在深圳、武汉、合肥等地设立科创飞地,在本地共建特色产业园和科创孵化中心。

研发平台建设助力产业腾飞,该开发区对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上海杨浦科创中心等,市场化引进人才团队,搭建科创研发“苗圃空间”。同时,整合园区核心企业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创研发平台,合作建设省级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谋划联合池州学院、半导体龙头企业,借力省内外一流高校资源,建设半导体产业学院,以“基础学院+产业学院”模式,深化“政校企”合作,打造半导体产业“实验、实训、实习”基地。

好风助力 优化营商环境为发展赋能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跨越发展。

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池州经开区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最重要的一环,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夯实政策支撑,完善平台环境,优化为企服务,为高质量发展聚力,为企业成长赋能。

“不用亲自到场,不到半天时间,这次开办企业的经历让我切身感受到了池州经开区政务服务的高效便利。”近日,身在合肥的池州怡立旭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吴寒梅对中心服务给了个“五星”好评。

企业开办便利度被视为营商环境的“试金石”。池州经开区借助数字化打造“零跑腿”办事环境,顺利开通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从多部门来回审批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从动辄半个月的办理时长到当日申请当日办结,池州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的步伐从未停歇。

十年来,该开发区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动态完善经开区赋权清单,瞄准洽谈、签约、开工、投产“四大环节”,落实一站式、保姆式全程帮代办工作机制,通过密切联系、走访调研,摸清企业办理手续存在的难点、堵点,主动对接,切实做好服务工作,推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

该开发区还聚焦保障土地要素,全面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完成试点区域环评、能评、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研究制定“标准地”项目亩均投资、亩均税收、单位能耗、容积率、污染物排放等控制性指标,工业企业在依法取得“标准地”后,签订《“标准地”投资建设合同》并落实承诺制审批有关要求,实现“拿地即开工”。

“围绕争当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和主力军的目标定位,我们将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增效、改革创新赋能、园区品质升级、营商环境优化等五大工程,聚力打造省级半导体基地、中韩国际合作产业园两张城市名片,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池州经开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赵革峰说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