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付巧妹代表:把古遗传学研究的“冷板凳”坐热

   2022-10-18 光明网-《光明日报》
38
核心提示:  【会场内外·我从一线来】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代表:把古遗传学研究的“冷

  【会场内外·我从一线来】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代表:

把古遗传学研究的“冷板凳”坐热

我所在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门从事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研究。而我,是一名从事古遗传学研究的科研人员。

近年来,通过大量实验探索和大规模的基因(DNA)分析研究,我和团队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破译东亚最古老的现代人基因组、东亚特有适应性基因的选择机制等研究,填补了世界古人群遗传历史里所缺失的中国篇章,推动我国古遗传学研究进入世界前列。

经常有人问,“你的研究有什么用”。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我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这些年常被问到的这个问题。总书记指出:“对冷门怎么看?按一般概念,一些冷门的东西没有用。这种认识可能把一个领域的事业耽搁了。做科研事业的评估,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眼光。”这给了我们这些从事“冷门”基础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极大的鼓舞。

与困难博弈,与时间赛跑,科研工作很苦,有时还很寂寞,支撑我们走下来的是对科研“无人区”的好奇心,是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我甘愿把古遗传学研究的“冷板凳”坐热。

近年来,我先后领衔开展了西伯利亚西部4.5万年前的现代人基因组研究、东亚人群几万年来的古基因组系列研究等,这些研究破解了东亚尤其是中国古代人类遗传、演化、适应方面的重要信息,为解答中国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问题提供了启示。2016年,我被《自然》杂志评选为“中国十大科学之星”之一。

“做老实人、探前沿事”,这是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所训,也是我激励自己的格言。新时代新征程,我将带领团队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找准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以源源不断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回应党和人民的重托与期许。

  (光明日报记者罗旭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8日 10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