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如何打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2022-10-19 中国青年报
35
核心提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也是靠人才。今年以来,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已被列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也是靠人才。今年以来,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培养,已被列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也在“全方位深层次大力度推进”。而航空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又有着怎样的特色,面临什么样的现状呢?

前不久,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主办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会上启动了首届卓越工程师培养高峰论坛。在之后的航空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分论坛上,4位院士围绕航空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

根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调研预测,到2025年,我国航空航天装备领域的人才缺口大概为47.5万人,在国家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中排第三位。围绕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中国航空工业提出“人才为第一资源”。

“怎样让学生将自己从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尽快通过实践转化成能力,投身到航空工程一线——这是我们面临的现状。学校的教育和工程的需要,还有最后一公里的路要接通。现在的问题是,学校里更多是在教授原理,而工程实践的内容,传授得相对少一些。这个问题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特别在我们航空领域,尤其明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长孙聪在主题发言时说。

他认为,在航空领域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中,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还需要完善。他建议,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包括教材类型的设计来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实践方面的培养;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可以从航空工程一线退休下来的队伍中挖掘好导师,让他们将宝贵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们站在前辈肩膀上“快速成长起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尹泽勇谈了自己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认识和体会。他认为,要给卓越工程师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工作从本科阶段就要抓起,学校需要充分考虑工程技术问题的系统性、复杂性及学科耦合性。此外,要针对产业急需来遴选课题,开展研究,加强产教融合。

“知识基础要与时俱进。从航空领域来看,应该针对智能化、一体化、高效化、高速化、数字化等,来为卓越工程师打好基础。”尹泽勇说,“卓越工程师培养要紧密结合当下的国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希望通过航空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联盟的共同实践,走出一条有特色有实效的道路。”

学校应当如何肩负起培养国家急需的工程科技领军人才的时代重任,如何在系统性重塑卓越工程师育人体系中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谈了自己的观点。作为国家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入选了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首批试点建设单位,今年7月完成了首批研究生的招生工作,包括航天动力等8个领域,累计招收硕博士126人。

张卫红介绍,目前,西北工业大学构建了“一个格局,三链融通,四维支持”的“一三四”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体系,也在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工程一线实习实践,目前已经有80%的研究生,在校期间深入参与了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科研项目。

“授课方式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现场教学转变,把课堂和实验室开设在工程一线,不只是停留在查论文、做仿真和建模阶段,要真正做到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从解决单一特定问题向提高综合素质转变,在工程一线不断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研究生具备独立运用科学的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系统解决工程实践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张卫红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向锦武,也分享了北航在航空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方面的探索。

“高校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对航空领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比较单一,复合型跨学科创新人才紧缺,以实际工程需求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机制,还没有全面形成。”他说。

院士专家们共同指出,促进校企联合,深化产教融合,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的核心与关键。要充分发挥企业现有的工程技术先进实践平台,组建高水平校企联合导师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促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张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