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左右

   2022-10-14 北京日报
50
核心提示:近日,《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实施方案安排了7个方面28项任务措施,围绕“效率引领、科技支撑

近日,《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发布。实施方案安排了7个方面28项任务措施,围绕“效率引领、科技支撑、机制创新”三方面,将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作出北京贡献。到2030年,北京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城市副中心将建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  

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2年分别累计下降48%和38%,碳效、能效水平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良好。

“北京将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北京将深化落实城市功能定位,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构建差异化绿色低碳发展格局。

分区域来看,中心城区要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以低碳化为导向推动城市更新;平原新城要加强低碳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升级;生态涵养区要以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为抓手,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路径。此外,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张家湾、宋庄、台湖等特色小镇打造一批绿色低碳样板,实现新建公共建筑光伏应用全覆盖。

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本市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围绕新能源利用、智慧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系统、氢能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充分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作用,在智慧低碳能源供应、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等方面逐步形成完备的技术支撑能力,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

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将逐步下降

方案也提出,北京将严控化石能源利用规模。按照“节能、净煤、减气、少油”总体思路,实现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逐步下降,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本市将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促进社会主体积极主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本市将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太阳能、风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280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要达到1.45亿平方米左右,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70万千瓦,电网高峰负荷削峰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3%到5%,市外调入绿色电力规模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到2030年,太阳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比重约为15%。

2025年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将达76.5%

方案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的目标。

其中,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14.4%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要比2020年下降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百姓生活也将迎来绿色提升。

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力争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将达到55%;力争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规模达到500万平方米,力争完成3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

绿色低碳交通体系构建方面,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76.5%,公交、巡游出租、环卫等公共领域用车基本实现电动化。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不低于40%,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1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力争达到78%。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施方案基础上,北京市还将逐步研究制定“双碳”背景下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方案,建筑、交通领域实施方案,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实施方案,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等30项专项政策,形成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北京日报》2022年10月14日第12版 记者 曹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