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锐评】
作者:张凯滨(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师大研究基地研究员);刘鹏鹏(浙江师范大学戏剧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化身“太空教师”,演示微重力环境下水膜张力等神奇现象,讲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与青少年进行天地交流,激发他们筑梦航天的兴趣;《2022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邀请“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科学工作者、奥运健儿等登上讲台,为全国中小学生带来生动有趣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知识普及课;还有《考古公开课》《音乐公开课》等节目以“公开课”之名“活跃”于荧屏上,注重思想性的开拓、权威性的表述、艺术性的传达、科技感的塑造,赢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近年来,一批荧屏公开课以简约通俗的方式表达各种复杂、宏阔或概念化的知识,获得广大受众的广泛认同,进而发挥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社会职责,体现了信息时代电视创作在知识公共传播过程中的艺术追求和文化自觉。
传媒以提供信息为己任。但知识区别于信息,是经由一定的推论顺序、根据一定的方法建立的。它将不同的经验数据归纳整理成一个结构原则或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内在综合性。所以,荧屏公开课要充分考虑电视的媒介逻辑以及受众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将系统的知识转化成零散的信息,并注重内容呈现的趣味性、故事性和表演性,找到知识经由影像媒介转化的契合点。
要回应观众的诉求,不如让观众自己说话。作为荧屏公开课的常青树,《开讲啦》深谙此道,不仅在话题设置上关注青年的生存现状和人生困惑,而且在节目形式中突出青年的主体性。在嘉宾演讲之外,每期节目都邀请八到十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代表来到现场,参与跟演讲嘉宾的提问互动环节。这种专家学者与现场观众的对话已成为电视模拟课堂的惯用形态,尤其是演讲类或谈话类节目。不过,区别于以往着眼于生活服务等实用性知识普及,当下的荧屏公开课更注重精神的追求和价值的引导。“幸福是有意义的快乐”“如果你满足了,就会停滞,只有不满足,才有冲动去努力”。《开讲啦》在嘉宾和青年代表们你问我答、一来一往间,金句频频涌现,观点不断输出,舆论持续关注,实现了主流价值的有效传达。
还有些荧屏公开课的创作以“故事”为关键词。比如《考古公开课》,考古知识专业性强、门槛高,但蕴藏在历史遗迹或文物遗存故事中的人心、情感是相通的。考古学家或历史学者在四羊方尊、海昏侯墓的历史里抽丝剥茧,找寻民族、国家演变的基因,在古代植物、自然灾害的讲述中表现人类的彷徨、智慧与守望相助的情感。一个个生动故事提供认识中华文明的窗口,使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唤起大家的民族自豪感。
如果说“故事”是谈话类公开课的核心要素,那么“表演”则是综艺类公开课的基本手法。《示儿》的家国情怀、《水调歌头》的豁达人生观、《猫》中人的恩怨情感……在《超级语文课》中,老师惟妙惟肖的讲述,将经典文章诗词中所传递的人生观、价值观诠释出来。这种从视听语言的组织上强化课程教学表演性的设计,凸显了老师们的奇思妙想,使课堂中的严肃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鉴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节目编导还尝试运用高科技手段制造沉浸式的舞台,为观众制造身临其境的观感,以增强传播内容的感染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标。如《开讲啦》利用显示屏、数字效果,搭建如珠穆朗玛峰、月球、深海等与演讲主题相一致的虚拟情景舞台。此外,面对数字传播时代观众收视习惯的改变,创作者也在增强互动性方面下功夫。开发数字虚拟主持人,开通微博、微信等平台,图文直播或设置与场外观众互动环节,这些手段都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不过,现有电视节目的时长都在三四十分钟左右,在传播逐渐碎片化、即时化的当下,如何兼顾长短视频各自的优势,获得知识传播效果的最大公倍数,成为电视人必须思考的问题。在这方面,新媒体平台上根据节目创作的评论短视频以及再剪辑的“二创短视频”,提供了一种思路。电视人或可从中寻找灵感,开发创作新空间。
总体而言,好的文艺作品可以成为青少年认识世界、接受真理的引子。当下流行的荧屏公开课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了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价值的有效传达,不失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影像教育的一种有益尝试。我们应该用好荧屏公开课这种形式,推动更多有益知识和主流价值进课堂、进头脑、进人心,发挥好知识、价值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26日 15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