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既是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目前,经开区辖区拥有工业企业30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82家,高新技术企业73家,青岛市隐形冠军2家,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122家,青岛市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省瞪羚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国家级制造业隐形冠军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
由“小而多”“小而杂”发展为“小而专”“小而精”,越来越多企业在这里成长,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
竞相涌现
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增长到122家
青岛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是经开区的底色,发动机是工业的“心脏”。青岛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N350/S双燃料发动机,输出功率可达4778kW,纯柴油模式下燃油消耗率低至190克每千瓦时,双燃料模式下最高燃气替代率达到90%以上。
N350双燃料发动机在国内船用双燃料发动机中功率最大,研发成功后将替代国外进口机型,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淄柴博洋所开发的N26、N28 、N330等多款双燃料发动机功率强劲、燃气替代率高。去年,青岛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专精特新”已成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代名词”。与淄柴博洋一样,在经开区还有大量“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发展韧性,在自己的发展赛道上默默耕耘。
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23年来专注于滚子链的研发和制造,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用强化齿形链”,解决链传动系统领域“卡脖子”问题。公司成为继美国和日本相关公司之后,全球第三个研发成功的企业。
通过分析大功率舰船用发动机链传动原理啮合传动特性,征和工业建立了适用大功率舰船用发动机传动链条的产品系列、设计及制作技术,成功研发出大功率舰船用发动机传动链条,打破国内大功率船用发动机链条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越来越多的“专精特新”企业在经开区竞相涌现,规模、效益、质量全方位提升。近年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从无到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长到3家;青岛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增长到122家。
优服务 解难题 送政策
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企业生存发展、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经开区厚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和发展沃土,用创新实干为企业增添生命力,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优服务
经开区深入践行“不设路障、多设路标”的保姆式服务,制定实行《工作人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截至目前,已完成对区内146家重点企业的走访,协助八牛健康食品、格恩医药产业园等办理开工手续,疫情期间帮助青啤三厂协调总价值9100万元的进口设备顺利抵平,为三莹电子等企业解决一线短缺工人300余人,逐步解决了包括波尼亚政策兑现、少海汇劳务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为经开区健康发展铺平道路。
解难题
紧紧围绕疫情下缓解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经开区加大对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纵深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政银企合作,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企业发展中去,为企业纾困解难。
截至目前,经开区共帮助辖区鑫光正、亿骏电器、同辉汽车等64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6亿元,缓解了疫情下企业资金紧张问题,推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能。
送政策
今年以来,经开区相继为区内企业举办政策解读、工业互联网场景辅导和知识产权融资等讲座、培训会,增强企业对惠企政策的获得感,打通企业政策获知和申报的“最后一公里”。
经开区将继续紧抓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的主线,力争培育一批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排头兵企业,引导经开区优秀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
创新赋能,擘画未来。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这条道路上,经开区始终保持向前奔跑的姿态,持续加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