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白城市持续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成为吉林省实施“千亿斤粮食”工程的重要增产区。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对于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求,进一步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供给保障有力,但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压力不小。如果能治理和开发好我国5亿亩盐碱地,哪怕是其中一部分,就等于新增了耕地,可一定程度减轻耕地保护压力,促进粮食增产。
盐碱地治理离不开改土、增水、科技等重要因素的支撑。
土地是万物之母。农作物难以在盐碱地生存,主要是盐碱地所含的盐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如果能将相关地块的土壤加以更换或改良,就可以为农作物找到“立身之本”。实践中,有的地方通过采取脱硫石膏改良法、硫酸铝改良法、磷石膏改良法等,改善了土壤成分,增强了土壤肥力,收到了不错成效。盐碱地区应学习相关经验,结合实际,研究出科学的盐碱地土壤改良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研究表明,如果一地降水量小、蒸发量大,那么溶解在水中的盐分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进而出现土壤盐碱化。而且,水溶性盐容易随水从高处向低处移动,在低洼地带积聚。地处吉林省西部的白城市恰恰同时存在这两类情况。如何破解?还是靠水。近年来,白城市抓住吉林省推进“河湖连通”工程契机,依托重点水利工程,将河湖连起来,使河水动起来,土壤盐碱成分被流水稀释或带走。在“以水定地”思路下,当地盐碱地综合治理工作有力推进。
科技为盐碱地治理插上腾飞的“翅膀”。土壤改良靠科技,兴修水利靠科技,农作物品种选育更离不开科技支撑。面对盐碱土质,一方面需要改土、增水,使土壤、水利条件适合农作物生长,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农作物选育改良入手,筛选培育出适合低度或中度盐碱地生长的农作物。实践中,有关地区积极开展种业创新攻关,大力选育适合盐碱地种植的作物品种,如弱碱性稻、耐盐碱大豆、燕麦新品种等,产量和品质均较可观。
无论是改土、增水,还是发挥科技作用,都需要相关地方在思想上重视起来。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有关地方应及时摸清盐碱地资源底数,加强规划引领,加大财政投入,做好市场机制引导,不断降低治理成本,并且要在可持续性上下功夫,严守生态底线,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切实把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治理好、开发好,有力夯实粮食产能提升基础,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马洪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