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解放日报:牢记嘱托,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2-10-17 上海科技
54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科技创新工作,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了

5-1.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关心科技创新工作,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作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重要指示。2018年在上海考察时,明确要求上海“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要求上海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四个新”“四个第一”,赋予了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新的时代内涵。

 

十年奋斗历程,让上海科技创新综合水平迈入全球主要创新型城市前列,已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如今,这座创新活力迸发的城市正在向下一个十年目标迈进——着力形成科创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1、三个维度反映历史性变化

 

19、12、11、9、8,这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7年至2021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里,上海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中的排名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上海每年都在进步,科技创新水平已跻身全球科技集群前列。

 

之所以如此,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考察上海时作出的重要指示:“上海要努力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在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从那以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扩充为“五个中心”建设。2020年,上海如期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

 

5-2.jpg

“五力”评价模型

 

为深入研究科创中心的内涵和特征,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构建了“五力”评价模型,以及表征“创新资源集聚力、科技成果影响力、新兴产业引领力、创新环境吸引力、区域辐射带动力”的31项关键指标,形成了上海科创中心指数。科创中心指数和关键指标的历年数据,在自身进步、全国贡献、全球影响三个维度上,都反映出上海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整体性变化。

 

从自身进步维度来看,上海正朝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目标快速迈进。上海科创中心指数从2012年的109分增长到2021年的380分,连续十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2年到2021年,研发投入从679.46亿元上升到1819.8亿元,增长了近2倍,研发强度从3.31%提高到4.21%,无论是总量规模还是投入强度均处于全球前列。同期表征科研成果产出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从588.52亿元提高到2761.2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从4311家提高到2万家以上,增速显著高于研发投入,反映出上海整体创新效率的提升和创新生态的优化。

 

从全国贡献维度来看,上海是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先锋力量。目前,上海拥有两院院士185人。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不断涌现,2021年上海在《科学》《自然》《细胞》三大期刊发表论文107篇,占全国比重达到29.8%。同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持续提升,2021年上海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全国比重为7.40%,向长三角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84.82亿元,比2012年的32.55亿元提高10倍以上,占上海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也从5.53%增长到13.94%。

 

从全球影响维度来看,上海已迈入全球重要科创城市的行列。在2021年各个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榜单上,上海都处于8—15名位次,并保持稳步提升的势头。2021年表征技术全球化布局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上海有4830件,占全球的比重接近2%。上海的全球化开放创新体系也日趋完善,外资研发中心数量和外籍人才数量的增长,都说明上海正成为科技人才向往的“理想之城”。

 

2、大科学设施群在张江建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集聚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科研院所、研发机构、研究型大学,加快建立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5-3.png

上海光源

 

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的顶层,是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里集聚着张江实验室和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过去十年,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初步建成,为我国科技前沿探索提供了利器。

 

在美国国家实验室,流传着一句话:“我们的科学家是在耀眼的‘阳光’下工作,而其他很多国家的科学家是在微弱的‘月光’下工作。”光的强度,对很多学科的前沿探索至关重要。

 

5-4.png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

 

2021年,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在全球率先完成相关实验,被《科学》杂志评价为里程碑式进展。这种激光是人类已知的最亮光源,相当于把地球接收到的太阳总辐射聚焦到头发丝粗细的尺度。所谓“超强”,是激光脉冲峰值功率达到拍瓦级(1拍瓦=1000万亿瓦);所谓“超短”,是脉冲宽度达到数10飞秒级(1飞秒=1000万亿分之一秒)。能量如此之高的激光,能在实验室里创造出类似恒星内部、黑洞边缘的极端条件,让中国科学家在“耀眼的阳光”下工作,探索宇宙演化、肿瘤治疗、精密加工等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领域的未知。

 

经过十年布局建设,上海已建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4个,覆盖光子、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设施数量和投资金额均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

 

十年来,一批研究机构也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诞生。李政道研究所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这家研究所着眼于21世纪国际公认的最重要科学之谜,在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三个方向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先期重点建设暗物质与中微子、实验室天体物理、拓扑量子计算三个实验平台。找到宇宙中极大和极小间的关联,探索出自然界最基本和最深刻的相互作用规律,李政道研究所有望在这些领域形成创新策源力。

 

3、“四个新”强化创新策源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考察上海时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实现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从无到有的跨越,成为科学规律的第一发现者、技术发明的第一创造者、创新产业的第一开拓者、创新理念的第一实践者,形成一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突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

 

5-5.png

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5-6.jpg

人造单染色体酵母与天然酵母细胞对比图

 

回首过去十年,上海努力实现“四个新”“四个第一”,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科研进展。在科学新发现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等一批成果,实现了多个全球“首创”。2021年,上海同时牵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高等级奖项。其中,“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上海时隔18年再获此殊荣,反映了创新策源能力的提升。该项目原创性地提出“有机—有机自组装软模板合成”新思想,首次将功能介孔材料从无机骨架扩展到有机高分子材料,创制了5种以复旦大学命名的全新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

 

5-7.jpg

C919大型客机

 

在技术新发明上,北斗导航系统、C919大型客机、量子计算机……上海积极参与了一系列国家战略科技任务。2020年7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北斗三号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参与并研制了10颗地球中圆轨道卫星,实现了众多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

 

一个地区的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是表征技术发明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指标。过去十年,上海PCT专利申请量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PCT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35.75%,达到4830件,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四。

 

在产业新方向上,上海制定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上海方案”,组建了集成电路产业功能型平台、生物医药产业功能型平台、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发人员联合攻关。

 

十年来,市科委聚焦科技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加速构建“载体链+政策链+服务链+金融链”的双创生态。目前,上海各类双创载体超过500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189家、众创空间170家、大学科技园15家。各类载体孵化服务企业近3万家,毕业企业达4076家。围绕科技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构建完善了从创业团队、小微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到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科创企业上市培育等的政策扶持与服务链。2012年,上海高新技术企业有4311家,到2021年已增长至逾2万家,政府累计支持了2498家科技小巨人(含培育)企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新赛道里的“隐形冠军”脱颖而出。

 

市科委等部门还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科技金融政策与服务体系。“3+X”科技信贷产品体系(科技小微企业微贷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贷款、科技小巨人信用贷款三大核心产品,若干个性化科技信贷产品)实现了科技企业不同融资需求的全阶段覆盖,截至今年6月,累计授信金额超过430亿元,通过高企综合授信服务方案累计为6045家高企提供各类授信超5667亿元。

 

5-8.jpg

上海期智研究院

 

在发展新理念上,为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一批聚焦世界科技前沿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沪建成。上海期智研究院就是其中一家,由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牵头组建,聚焦人工智能、现代密码学、高性能计算系统、量子计算及量子人工智能、物理器件与计算、生物智能等六个核心方向。与传统的科研院所不同,上海期智研究院在体制机制上试点“三不一综合”,即不定行政级别、不定编制、不受岗位设置和工资总额限制,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市科委对上海期智研究院进行“机构式资助”,给予稳定的经费支持,让科研人员不必费时费力申请竞争性政府项目,可以潜心开展前沿研究。

 

为了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市科委还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试点“基础研究特区”计划,每年向每个“特区”投入2000万元,并给予其充分的科研选项立项自主权,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风险较大的原创性基础研究。

 

4、深化体制改革,集聚国内外资源

 

科技成果涌现、指标数据上升的背后,是科创中心基本框架体系的逐步形成。在这个框架体系中,有前沿科学研究高峰,有关键技术研发高原,也有普惠性制度供给。

 

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以来,持续强化制度供给。在国务院要求向全国复制推广的两批36项创新改革举措中,有1/4是“上海经验”。科研经费“包干制”、重点产业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等一批改革举措深入实施。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支持上海交通大学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正加快推广固化。

 

在科技体制地方配套改革领域,已发布超过70个地方配套政策,涉及170项以上改革举措,形成了以“科创22条”为总领、“科改25条”为主线、科创中心建设条例为基本保障、各重点领域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协同实施的创新政策体系。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2017年以来,上海先后出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17—2020)》,“三部曲”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积极性。“这几年,我校在成果转化方面实施了‘阳光工程’,有组织地扶持师生创业。大学老师创业再也不是‘灰色地带’。”创立了一家机器人公司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顾力栩欣喜地说。

 

5-9.jpg

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过去十年是改革的十年,也是开放的十年。上海的国内外创新资源集聚力不断增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315个、科学仪器4万余台套。上海已集聚516家外资研发中心、5个国际科技组织在沪代表处。截至2021年,持永久居留证外籍人才数量约占全国的1/3,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约占全国的1/4,上海连续11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放眼未来,上海将继续牢记嘱托,砥砺奋进,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