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广西构建生态保护多方补偿格局

   2022-11-04 科技日报
39
核心提示:11月1日,广西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近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

11月1日,广西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近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决策部署,深入推动全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构建生态保护多方补偿格局。

完善分类补偿,实施重点领域生态保护补偿。健全水流、林草、湿地和海洋等重点生态环境要素保护补偿机制。2022年投入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资金1378万元,促使主要放流品种的回捕群体产量明显提升;投入3631万元开展内陆水域涉渔工程渔业生态补偿,促进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投入13.91亿元对公益林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投入补助资金1.56亿元实现全区天然商品林停伐补助全覆盖。投入湿地补助资金0.56亿元,支持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等6处国家湿地公园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和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红树林保护修复和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构筑滨海生态绿带,成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典型案例。

优化纵向补偿,筑牢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屏障。对生态保护红线覆盖和自然保护地占比较高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等级较高地区,加大生态保护补偿和转移支付力度。对生态脆弱脱贫地区给予生态保护补偿,对原深度贫困地区支持力度不减。2019年至今共投入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134.3亿元,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兜牢“三保”底线。探索自然保护区内权属集体和个人生态公益林土石山差异化补偿,自然保护区范围内补偿标准比自然保护区外高20元/亩、石山补偿标准比自然保护区外高6元/亩。

健全横向补偿,促进地域间生态共治红利共享。2015—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签署了三轮九洲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中央、粤桂两省(区)共投入补偿资金25.97亿元,推进九洲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2020年,广西建立区内重点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机制,自治区财政每年投入0.4亿元资金共计1.2亿元资金推进漓江、右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漓江、右江流域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均为Ⅱ类,流域水质、水量考核全部达标。

推进多元补偿,激发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积极性。推进生态保护多样化补偿制度,南宁市宾阳县农村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桂林市经济开发区罗汉果小镇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百色市凌云县农村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等3个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项目成功纳入国家试点。通过实施EOD项目,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最终实现“村庄美、环境优、产业兴、农民富”的目标。加大绿色财税金融支持,全面贯彻落实生态保护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释放政策红利和改革红利。

此外,广西还落实责任制,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生态保护补偿责任落实情况、生态保护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和完善评价结果与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将生态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改善情况等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开展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效果评估,将保护补偿工作开展不力、存在突出问题的地方和部门纳入督察范围。加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对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依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终身追责。

为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8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西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

广西生态环境厅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完善生态保护分类补偿、优化生态保护纵向补偿、健全生态保护横向补偿、推进生态保护多元化补偿、加大绿色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相关领域配套措施、落实责任强化激励约束等七项举措,进一步深化全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