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滨州经开区:芯片国产化的先行者 科创引领的新高地

   2022-11-10 滨州网
36
核心提示:勇闯动能转换的“历史三峡”,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新时代答卷? 百花满园,我们撷其中一朵

勇闯动能转换的“历史三峡”,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新时代答卷?

百花满园,我们撷其中一朵看。

360截图20221110134736741.jpg

——去年4月,国科天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光刻胶滨州生产园区试生产;今年8月,该公司A轮融资发布。这让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科技界、金融界、产业界讨论的高频词汇。

为何?这是“国之大者”。其超高精细光刻胶项目,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成果的产业转化项目,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打破了国际垄断。

其实,不止光刻胶,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系列中科系尖端成果正落地转化,如铝基复材项目、智能化巡飞系统和远距离激光选通成像项目等,它们将重塑产业生态,提升战略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以此为代表,全区上下勠力同心,坚持科创引领,聚起产学研“一团火”,播撒高精尖项目的“满天星”,高质量发展走上了历史快车道。

在商务部2021年度全国217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第147位,较上年度前进了50个位次。在全省2021年160家省级以上开发区考核中,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排名第13位,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

“中国芯”的先行者:中科系高精尖项目把“卡脖子”市场清单变成科研清单,引领民族产业“破局”“解局”

2001年4月诞生,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21岁”。2013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该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也就是说,这十年,正是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国字号开发区”、践行“国字号开发区”使命担当的十年。

这十年,作为典型的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开发区,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在滨州带头闯过动能转换的“历史三峡”。

回头看,在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史上,甚至在“中国芯”的征途上,国科天骥的名字必将载入史册。

在全球芯片危机,几乎所有重要的民族产业都遭遇了重大挑战——没了芯片,汽车上不了路,轮船下不了海。

而国科天骥是世界领先、国内唯一能够生产高端芯片光刻胶的企业,对我国自主发展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业具有战略支撑意义。在去年试生产基础上,今年国科天骥完成了亿级A轮融资,为后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该项目以外,还有中科院金属所研发的铝基复合材料、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设计的智能化巡飞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发的远距离激光选通成像项目等都已落地开发区。另外,还有与中科院北京自动化所合作的智能制造中心、与中科院理化所合作的高端电子专用材料中心等十余个中科系项目正在推进中。

这些项目将围绕滨州铝业、纺织业优势产业,聚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兴技术领域(5G/物联网、人工智能、仿生技术)等,吸引中科院体系先进技术研发团队在滨州进行项目中试和产业化生产,打造领先的原始创新科研基地。

细看这些项目,都有“打破垄断”“填补空白”“世界领先”“率先突破”等字眼。长远地看,当地共谋划了220多个国字号科研成果渐次落地。这说明,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把民族产业中的“卡脖子”清单变成原创性的科研清单,从而赋能产业转型“破局”“解局”。

科创生态的引领者:渤海先进研院、魏桥国科“双核驱动”,“产学研金服用”一体科创格局发挥威力

勇担“国之大者”,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凭的不只是一腔热忱,而是系统搭建的科创生态、创新生态。

在开发区,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和魏桥国科研究院“双核驱动”,渤海科创城正成为支撑滨州未来发展的创新源动力、转型主引擎。在那,“产学研金服用”一体科创格局正在发挥威力,集“科技研发、创新孵化、产业育成、服务配套”于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正茁壮成长。

数据为证: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5.49%,列全市第1位。

在开发区,高效益科创企业正汇聚新引擎。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为企业落实各类科技项目财政资金1761万元,总投资13.58亿元的华建铝业年产3万吨高性能特种铝型材项目、安华生物微整形注射制剂项目、渤海活塞国六高效汽车活塞智能制造项目等25个技改项目加快推进,已完成投资14.4亿元,其中戴卡铝合金轮毂生产系统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改造等9个项目已完工,预计实现产值2.8亿元。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5.49%,居全市第1位。

目前,投资10.9亿元的黄河三角洲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大数据中心已安装运行6000台服务器,成为京东集团在全国布局的继北上广和宿迁之后的全国第五大大数据中心。数字经济产业园A区建设工程已全面完成,引进了阿里巴巴跨境电商、猪八戒网等项目139个,跨境电商年度进出口贸易额可达10亿元。

坚持引才聚智,为科创生态提供源源不断的关键动力。开发区充分发挥“一城两院”载体作用,积极对接中科院、国科大等高等科研院所,引进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1人;指导企业自主评价“渤海英才·企业优秀人才”8人;引进本科以上大学生454人,其中硕博士61人;青年人才集聚指标完成率达到240%,居全市第一。为651名大学生和135名高层次人次发放各类人才补助、奖励资金775.56万元,为600余名人才提供高档次公寓,营造了揽才留才的良好环境。

“双招双引”新突破:围绕“3+1”四大主导产业,建设7个专业化园区,打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大格局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是全市重要的功能区。近年来,开发区产业生态、开放生态、人文生态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21年1月,开发区高效引进一个产业链,引发围观——在深圳28天引进15个电子信息项目。此后,又持续引进相关项目。目前,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类项目总数达30个,形成了一条涵盖手机整机制造、智能穿戴、蓝牙电子产品、航空零部件精加工等门类完整的全新电子信息产业链。

这既是零的突破,又是一个完整生态链的构建。这些项目背后,都是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深圳发展十几年的高科技企业,关联度高、互补性强。

深圳利恩光学有限公司董事谭又维介绍,这些企业之所以选择滨州,是基于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务实高效的营商环境、紧邻京津靠近日韩的区位优势、职业教育带来的人才优势、铝的原材料优势、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和魏桥国科研究院为代表的产学研一体的科技资源优势。

对于开发区产业链招商模式,谭又维赞誉有加:“一群兄弟企业在一个园区聚集,就会有集群效应、规模效应,形成的生态、链条将极大降低运输、营销成本,也能更好地培养和留住人才。”

不止这条产业链,近年,开发区依托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3+1”四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黄河科技产业园、黄河高端装备产业园等7个专业化园区,正在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打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大格局。

今天,开发区上下有共识:滨州是“黄河之城”,滨州人都是“黄河之子”,我们正加速跨入科创引领的“黄河时代”。在这个历史任务中,在滨州“双型”城市建设中,开发区的高质量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三包三联”服务地图,让党建为高质量发展全面赋能

面对动能转换的“历史三峡”,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建的“核心力量”正发挥着定盘星的强大作用。

其中关键,就是这里充分探索、深度激发了党建红色动力——通过“三包三联”服务地图的创新勾勒,千方百计给科学家、企业家卸包袱——打造“五院十校N基地”创新格局,让科学家专注于创新突破,企业家负责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市场推广。在提升对企业和人才的店小二服务中,重要探索之一,就是建立了“三包三联”服务地图。

它是一张特殊的“党建地图”。它既是一张星罗棋布的科创地图,涵盖辖区内所有规上企业、重点项目;更是一张层次明晰的党建责任图,涵盖辖区内所有党员,1400余名党员全部联系企业、人才。

在对科创项目落地的调研中,开发区得知:企业家、科学家群体是富有党性的群体,“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的建设,组织的凝聚力、发展的耦合力需要党建统领。

“三包三联”服务地图,重点解决了党建责任个体化的问题。它分三个层次,实现党员包企业和联系人才无缝覆盖——该区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包纳税前10名企业,联系服务省级以上人才;工作机构、国有公司主要负责人包规模以上企业,联系服务市级以上人才;其他党员包市场主体,联系本地企业、招商引资项目中的人才。

具体措施:一是主动对接,每个月要去包的企业一次,与人才见一次面;二是解决问题,每个月对每名党员对接、解决问题情况进行调度、通报。如通过优质服务,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总装基地项目已经签约,近期开工建设。

在“三包三联”服务地图基础上,当地着重擦亮七个特色党建品牌——国企“红色引擎”品牌、非公“智造红盟”品牌、商圈“红耀尚品”品牌、楼宇“红色驿站”品牌、市场“红色菜篮”品牌、学校“红烛先锋”品牌、机关“红色标杆”品牌,形成全领域党建品牌矩阵,以品牌擦亮发展底色,以服务永葆发展本色,以创新提升发展成色。

党建统领,科创为本、资本赋能,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探索的新型政企合作模式正在黄河畔聚起产学研项目的“一团火”,播撒高精尖产业的“满天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