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在2022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2022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各单项指标均名列前茅。
自2013年以来,生物中心已开展9次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与分析研究,持续关注我国生物医药园区产业发展情况,旨在引导各园区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地方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的报告全面系统地比较了调研园区数据,从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5个一级指标体系和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及增幅、研发投入等39项二级指标体系对完成问卷调查的109家国家级高新区、84家国家级经开区、17家省级及1家其他园区(总计211个园区)进行各项竞争力分析和综合竞争力评价。
生物医药是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园区持之以恒、着力培育的重点产业。从2006年布局以来,园区聚焦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及新型疗法等重点领域,集聚最优资源、集成最强政策,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园区生物药领域创新企业数量、创业人才规模、一类新药临床批件数量、药物总产能、企业融资总额五项重点指标连续多年占全国20%以上,生物医药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方阵,获批建设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
聚焦关键词“科”
园区大力引育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为引领的高端人才。根据产业地图绘制人才图谱,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工程,持续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对顶尖人才团队、重大招商项目给予“一事一议”重点支持,设立海外创新中心,与冷泉港、新加坡科研局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打造“国外孵化、国内加速”的人才团队引进模式;精准做好服务,从对接洽谈、项目落户,到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等,建立保姆式服务体系,集聚人才的“磁场”引力十足。目前,园区已引进生物医药领域中外院士团队近30个,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超百人、各级领军人才超千人,带动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6万人,形成了产才融合的发展格局。
聚焦关键词“技”
园区加速推动技术攻关和技术成果转化应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了一系列支撑平台,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高标准打造核酸药物创新平台、类器官药物筛选创新平台,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设独墅湖医院临床转化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目前:新药研发领域:园区累计66个项目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支持,取得一类新药临床批件526张,2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销售,其中12款进入国家医保;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取得二、三医疗器械注册证近1300张,24个产品进入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产品审批“绿色通道”,占江苏省40%,其中13个已获批上市;生物技术及新型疗法领域:在细胞治疗、生物芯片、基因测序与合成等前沿领域,形成一定规模和技术领先优势。
聚焦关键词“创”
园区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目前,园区生物医药相关企业已超2000家,实施生物医药产业地标引育工程分层分类培育企业,注重培育本土创新企业,实施精准扶持,累计推动24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上市,成立100亿元产业基金、15亿元科创基金,园区生物医药企业累计融资规模超1000亿元。建设生物医药产业综合服务中心、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实现特殊物品风险评估、产品审评审批、知识产权保护、研发管线交易等企业需求“一站式”解决。
聚焦关键词“新”
园区坚持新模式、新路径的先行探索。依托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首发核酸药物“揭榜挂帅”技术攻关榜单,吸引169家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的创新团队揭榜;发挥苏州自贸片区优势,积极开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支持企业和人才自发组织联盟协会等生态互动平台,为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形成了内外资企业互动合作,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生态格局。
下一步,园区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抢抓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能级,力争到2025年,实现“六个倍增”。集聚生物医药企业3500家、产值规模2500亿元、境内外上市企业50家、上市销售新药40个、一类新药临床试验批件900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00件,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高地。
来源:苏州工业园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