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安徽日报】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

   2022-11-13
51
核心提示:连日来,我省科技战线广大干部、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纷纷表示要始终把创新摆在现代化美好安

连日来,我省科技战线广大干部、科技工作者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纷纷表示要始终把创新摆在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强化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

省科技厅创新基地建设处副处长陈旭应表示,将对标我省高质量发展需求,强化统筹规划,重塑梯次布局、定位清晰、功能完善的安徽特色创新平台体系,形成支撑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体系化力量。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在深空探测、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争创国家实验室,支持优势单位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平台。推进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支持企业和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聚焦十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支持行业领军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组建省产业研究院,打造集产业规划、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合肥高新区历经30多年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科学—技术—创新—产业”的内生发展之路,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了“中国声谷 量子中心”的园区品牌,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连续8年位居前10名。

“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宋道军介绍,高新区将实施“战略科技引领”行动,加快建设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和科大硅谷核心区,充分发挥合肥国家实验室的引领作用,持续强化中国科大高新校区、深空探测实验室、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和国家级新型研发平台等战略科技力量。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打赢核心技术攻坚战

11月4日,在强磁场科学中心“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中央控制大厅,副研究员房震正在查看水冷磁体线圈的核心组件——比特片。

今年33岁的房震是强磁场科学中心“高场磁体技术青年创新突击队”队长,他带领的这支队伍由装置的各系统青年科研骨干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5岁。就在今年8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其混合磁体产生了45.22特斯拉(T)的稳态磁场,相当于地球磁场的90多万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让团队深受激励。”房震告诉记者,他们接下来将以奋斗和传承为关键词,继续深耕基础研究,强化协同创新,为装置性能进一步提升做好核心技术储备。“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把原创性基础研究做深、做足、做扎实,用实际行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房震说。

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处副处长史洪强表示,将聚焦“最紧急、最急迫”的问题,在项目统筹上,坚持由企业出题,凝练科技攻关项目,确保凝练出“真问题”,形成“真榜单”;在项目遴选上,坚持目标导向,将项目成果产业化绩效作为立项重要考量指标;在过程管理上,滚动编制“倒逼”“引领”“替代”“转化”等清单,围绕清单,实行闭环管理;在项目主体上,发挥企业出题者、答题人、阅卷人作用,重大项目主要由企业牵头承担;在支持方式上,综合采用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聚焦“真问题”“真榜单”,集中资金予以重点支持。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国仪量子致力于为全球范围内企业、政府、研究机构提供一流科研服务,以量子精密测量仪器为代表的产品已经交付到海内外数百家客户。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国仪量子董事长贺羽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量子精密测量与高端科学仪器的研制中,以匠心打造自主科学仪器品牌,为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

“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发出了动员令,更加坚定了我们潜心研究、集智攻关的信心和决心。”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说,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研究院紧紧围绕“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聚焦原始科技创新的主责主业,持续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发挥中科院驻皖机构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中科院各方要素向安徽、合肥汇聚。

目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在皖践行科技创新改革取得实效,打造了“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平台+两链融合产业育成平台”的多元化、全链条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成了若干有影响的国家级平台。合肥创新院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三年间,合肥创新院累计引入高层次创业团队100多个,孵化培育企业超过300家,累计营收超过20亿元,累计税收超过5000万元,实现了从市级、省级到国家级孵化平台的跨越,入选国家发改委的全创改百佳案例,成为院地合作共建新型研发机构的可复制模式。“我们将继续坚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定位,以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为目标,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面向未来,刘建国信心满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部署,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四级调研员刘沛沛表示,将构建以产业研究院为主体的企业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推进应用场景创新和示范,吸引集聚省外高水平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同时,强化科技成果对接交易,依托“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研发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高效对接,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机构,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搭建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交流互动融合平台,常态化开展中国(安徽)科交会,推动企业与高校需求对接;建立天使投资基金群,完善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省种子投资基金,设立雏鹰计划专项基金、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支持“投早投小投科技”。(记者 汪永安)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