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共建资源信息库。与驻地高校就业、科研、基建等十余个处室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围绕“学科专业、专家人才、就业创业、平台载体、科研成果”等建立专家库、人才库、成果库,实施科教产协同育人、成果孵化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等工程,积极推动57个校地合作项目,梳理高校690项新一轮专利成果。二是共建创新平台。推进校地共建创新平台,与山东大学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京沪创新园,完成展厅设计初步方案;与齐鲁工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成果转化孵化基地(长清),生物基材料项目、孔凡功博士项目已落地;与山东交通学院共建产教融合创新中心,24个重点科研项目即将入驻;与济南大学共建山东应急安全产业研究院,计划甄选7家以上应急安全产业领域的头部企业入驻。三是共建实训培训基地。校企双方以订单班、校企互聘等形式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组织机关干部与高校人才双向挂职锻炼,驻地高校和70余家企业举办供需双选会,关联近400个岗位;校企共建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大学生创客空间、工学一体实习基地、产业学院等,解决技能型学生从教学培养、实习实训到用工就业实现一体化的问题。四是共研技改难题。加强与生产型企业对接联系,推动校企进行项目联合申报和专项攻关,着力解决工业互联网、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提升等问题。目前,齐鲁工大机械工程学部已与重汽橡塑件、山水重工、沃德、奥图等十余家公司开展订单式合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