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产业联盟+创新平台 烟台黄渤海新区“蓝碳”经济再发力

   2022-11-15 烟台黄渤海新区
50
核心提示:近日,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海洋局主办,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承办的“山东省海洋碳汇科技创新

近日,由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山东省海洋局主办,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承办的“山东省海洋碳汇科技创新论坛”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成功举办。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等指导单位,以及省、市行业主管部门、政府代表、相关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涉海重点企业等2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论坛。

本次论坛,经山东省自然资源厅批复,省海洋碳汇咨询委员会、省海洋碳汇专家委员会、省海洋碳汇产业联盟在黄渤海新区组建成立,“山东省海洋卫星数据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黄渤海新区管委、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减灾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以及驻烟高校、科研院所、主管部门等与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现场签署8项合作协议,揭牌2个创新平台。

这是继成立全国首个区域性蓝碳评估中心——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后,黄渤海新区在“蓝碳”经济创新发展领域又一次发力。“山东省搭建了海洋碳汇院士工作站、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以及全国首个区域性蓝碳评估中心——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还要进一步加强海洋碳汇基础研究,增进产学研结合。”“本次论坛是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一次具体行动,是海洋碳汇领域科技交流与创新的一次重要活动。”“利用好产业联盟这个‘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平台,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体现海洋担当、作出海洋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等学界“大咖”纷纷表示。

论坛现场,围绕海洋碳汇过程研发与负排放技术探索,以及蓝碳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我国北方海藻(草)场的生态修复技术、海洋渔业碳汇相关标准、滨海盐沼湿地植被碳储量监测方法与应用等领域,山东大学教授刘纪化,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副院长、研究员胡学东等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和主旨报告。

海洋是黄渤海新区最大的特色。依托自贸试验区赋予的先行先试优势和黄渤海蓝碳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创新平台和技术支持,黄渤海新区深入开展区域合作,借助多方蓝碳理论研究成果、检测评估办法、实践应用场景等资源优势,在平台建设、标准制定、金融创新等多个维度形成合力,为推进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成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大闭环”,探索“跨区共融、实惠共享”的蓝碳发展新路径。

截至目前,黄渤海新区海洋领域先后推出7项全国首创性改革。其中,全国首创海洋生物资源“生态链式”养护模式,《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案例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成功举办第三、第四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黄渤海新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永久举办地;《创新“蓝色海湾”增汇行动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案例入围“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广案例”。

关于“蓝碳”你知道多少?

“蓝碳”是海洋碳汇的简称,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包括海洋、海岸带、河口、湿地内生物固碳和储碳增加的碳汇。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据估算约为40万亿吨,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每年能够吸收人类排放到大气中约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蓝碳因其巨大潜力备受关注。

发展蓝碳经济,强化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建海岸带自然景观,培育海洋生态工程、生态旅游、生态监测、卫星遥感、碳技术服务和碳交易等蓝色经济新业态,有助于构建一个以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海洋经济新模式和产业链,加速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生态优势释放资产潜力、塑成经济优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