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马鞍山“助、育、搭”引领创新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2022-11-19
43
核心提示:一是围绕“助”字,优化创新生态体系。政策引导助创新。出台《以制造业为主体促进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1+N+

一是围绕“助”字,优化创新生态体系。政策引导助创新。出台《以制造业为主体促进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1+N+X”政策体系》,支持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深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用足用好长三角创新资源。资本投入助创新。探索构建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投融资模式,充分利用基金、信贷、担保等金融投资机构,推动各类资本向科技领域集聚。2022年以来,全市发放各类“科技贷”100余笔、超9亿元。要素对接助创新。定期举办“科技赋能,智汇诗城”要素对接活动,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2022年,马鞍山市与中国科技大学签订“鲲鹏计划”校地合作成果转化专项市校合作协议,与安徽理工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办第二届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24项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在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大会签约。

二是围绕“育”字,壮大培优创新主体。培育科技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通过提前建库“培苗”、政策配套“育苗”、优化服务“壮苗”。2022年,全市272家企业获得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43家中小企业获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孵育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创新需求,支持马鞍山市企业积极创建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四有”(有研发人员、有研发设备、有研发场地、有研发费用)行动。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新增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5个。引育科技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积极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成果来马转化。进一步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建设院士工作站、引智基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人才创新平台。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R&D人员突破2.1万人。

三是围绕“搭”字,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服务平台。持续健全完善马鞍山市科技文献平台、大型仪器平台公共服务功能。与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合作,在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设马鞍山专窗,进一步共享长三角创新资源。推动组建市技术转移联盟,定期开展技术经理人培训,推动高校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搭建合作载体。引进高校院所共建创新载体,吸引优质科技成果来马转移转化。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建立技术转移转化马鞍山分中心,成立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马鞍山双创基地、上海理工大学含山产业研究院,引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在马鞍山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搭建研发飞地。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研发飞地”建设专项政策,探索“研发在周边,产业化在马鞍山”的招才引智新模式。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10余家重点企业在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建有研发飞地。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