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衢州:坚持创新制胜 为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提供有力支撑

   2022-11-22 衢州市科技局
53
核心提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实施“工业强市,产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近年来,市科技局深入贯彻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聚焦“创新制胜”主方向,以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

一、加大科技创新供给侧支持,鼓励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一是高能级平台建设成效显著。高能级平台是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的主阵地。今年1月,我市成功创建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成为全省首批6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聚力“高原造峰”,依托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全力引进院士团队,打造化工科研产业高地。目前已成功引进段雪院士团队,并与孙世刚院士、徐南平院士、陈建峰院士达成合作意向,在打造全球高端化学材料创新高地上迈出坚实一步。二是创新主体培育快速发力。知识产权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必备条件,也是企业科技实力的象征。我们坚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符合企业成长规律的培育路径,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建立研发机构,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我市累计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5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441家,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从五年前的15%增长至55%,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主力军快速壮大。

二、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紧密知识产权供需侧联系一是推进科研院所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建立重大科创平台联席会议制度,深入开展校企“双走进”对接活动,加快提升衢州学院、衢职院、浙大衢州“两院”、电子科大长研院、东南院等重大科创平台的科研成果产出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指导支持浙江理工大学常山研究院、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建设,以科技赋能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2022年1—10月,7家重大创新平台共计申请发明专利263项,授权发明专利157项;与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签订横向合同283项,合同经费1.03亿元,其中与衢州企业合作占比70.67%;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近3000次,转化科技成果51项。二是推进重大科研成果市场化应用。加强省高端化学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立浙江启真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浙江求真中试科技有限公司。加快浙大衢州研究院对化工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进口替代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研究。目前,浙大衢州研究院已培育孵化衢州晶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净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承接中试项目10余项,建设中试生产线20余条。

三、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一是创新科技成果收益机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鼓励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参与改革试点工作,开辟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运用新思路。2021年,电子科大长研院列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试点,“共同持股”衢州模式获得省科技厅认可。二是创新科技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大力营造开放、宽松的科研攻关环境。同时,探索和完善“揭榜挂帅”制度,围绕六大产业核心技术攻关需求,凝炼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榜单,为科研人员攻关提供准确方向。

四、加快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服务能力一是全力支持发明专利产业化。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和完善“发现—评价—培育—推进”的工作机制,鼓励企业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专利技术实施,有效推动企业专利产业化,助企业把握生产经营的主动权。五年来,全市已支持落地转化发明专利240项,财政补助支出3725万元,新增产值91.47亿元,新增利润10.69亿元。二是优化完善技术市场功能。围绕“成果转化”核心,推动专利成果交易,打造网上技术市场与科技大市场协同互补的技术市场体系。截至目前,衢州科技大市场共拍卖成果(项目)148项,其中专利53件,成果拍卖成交总金额1.6亿元。同时发挥四省边际区域创新优势,连续举办三届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拍卖成果,成交金额1609万元。

(来源:衢州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