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六合经济开发区正铆足干劲、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作为全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深化六合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六合经济开发区坚决贯彻市、区改革创新发展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科学谋划符合园区发展实际的“去行政化”改革路径,为六合经济开发区高速运转的引擎再添新动力,园区高质量发展呈现速度与深度并进、质量与效益共升的良好态势。
“瘦身强体” 提效增速
精简机构不是简单的“1+1”,也不是粗糙的“2-1”。六合经济开发区创新举措,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精心答好机构精简这道“加减题”,做到有的放矢,让机制运行活起来。
做管理机构的“减法”。在管理模式上,实行党工委领导下的“管委会+平台公司”的管理模式,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市场主体作用更加凸显。六合经济开发区更打破原有行政、事业、企业人员身份界限,实行全员聘用,不断完善适应市场化的考核机制,持续发挥绩效管理的“活水”效应。
做工作力量的“加法”。“瘦身”只是过程,“强体”才是目的。在精简过程中,通过增加机构设置的自主性,将原分散的工作职责和人员进行统筹。机构精简、岗位专业化……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六合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团队压力倍增。“不换思路就换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末位淘汰”“让吃‘大锅饭’混日子的没饭吃”,开发区招商局负责人表示,得益于改革,招商团队“化整为零”,按岗位组建成精干的招商小组,不待扬鞭自奋蹄,精力更加聚焦、作战方式更加灵活、招商成果也更加喜人,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影响的双重压力下,六合经济开发区经济指标却呈逆势上扬态势。
创优服务 拉近距离
“六合科创园内的‘质量小站’,一站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真是极大的便利”“园区提供的‘保姆式’服务,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我们只管抓发展就行”……一句句来自企业负责人的真诚评价,是六合经济开发区良好营商环境最好的见证。今年作为南京市仅有的两个园区之一,成功获得“2022年度市级留学人才创业园”认定。
营商环境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也是企业经营生产所需的必要条件之一。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不但要有一颗服务企业的真心,还要有一些独门秘籍,才能真正把“顾客”留住并服务好。在这方面,六合经济开发区持续创新管理方法,实施全员竞岗,不断完善岗位聘用制度,优化竞争性选人用人机制,让开发区上下真正从心理和行动上树立起“围着企业转”的鲜明导向。
体制机制改革以来,六合经济开发区以“360°微服务”为抓手,当好“金牌店小二”,着力营造有高度、有温度、有速度的营商环境。为投资项目从立项审批至投产运营全过程,提供精准、专业、无偿代办服务,专业服务更尽心;“全覆盖”走访,重点关注外贸企业与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发展,通过联合银行、融资机构等多方力量切实解决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的困难,靠前服务更悉心;集成运用各类扶持政策,重点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园区企业扶持力度,“一企一策”服务企业做好技术改造、资金申报、载体培育等提质增效工作,跟踪服务更用心。企业动能全面激发,信心不断增强,获得感满满。
优化产业 多点开花
六合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体制机制理顺后,以壮大首位产业为抓手,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找准定位,集中发展。六合经济开发区不断转变发展思维,立足资源禀赋,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转化,努力把“一区多园”都建设成为“聚宝盆”。
园区紧扣高质量发展,围绕主导产业,积极招引体量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六合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鲁其凤说。园区聚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招大引强”“强链补链”,不断增强各重点产业集聚度。以南京国轩为例,自2015年首个项目落户六合后,国轩新能源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已是国轩高科与六合合作的第四个重点项目。随着今年百亿级国轩项目首条产线正式投产运营,南京国轩再次创下了项目建设的“六合速度”。
改革路上永不止步。六合经济开发区将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把改革释放出的巨大活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助推“强富美高”新六合建设再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