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打通动力电池回收关键堵点

   2022-12-01 经济日报
44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电动汽车步入规模化普及发展阶段,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11月份以来,碳酸锂价格创下60万元/吨的价格

随着我国电动汽车步入规模化普及发展阶段,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11月份以来,碳酸锂价格创下60万元/吨的价格新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显得更为迫切。近日,工信部就拟公告的符合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公开征求意见,41家企业被纳入“白名单”,动力电池回收“正规军”进一步扩容。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能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污染物减排和供应链安全等带来显著贡献。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2021年国内累计退役动力电池超过32万吨,2025年有望增至78万吨。提高退役动力电池绿色回收和高效利用水平,有利于促进电池金属原料循环利用,减少对钴、镍、锂等关键金属的进口依赖,降低潜在的生态环境风险;发挥动力电池储能调峰作用,实现能源梯级高效利用;壮大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产业,培育催生新的绿色增长动能。

不过,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整体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技术装备、商业模式、政策体系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比如,电池检测和筛选技术尚不成熟,梯次利用自动化水平不够高,在降低成本、提高锂回收率、实现废水零排放等方面的再生利用工艺不完善。又如,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尚不健全,不少废旧电池流入小作坊,带来安全和环保隐患。此外,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商业模式尚未建立,电池回收利用与新型储能、通讯基站、低速电车等行业的融合发展仍在探索。相关法规标准有待完善,退役电池一致性、自动化拆解等标准相对滞后。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涉及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要推动多方联动,发挥企业、政府和社会合力。退役动力电池不是简单的废弃物,而是有待挖掘利用的重要资源。应激发市场主体动力,引导电池生产企业、汽车厂商、第三方回收企业等有效合作,开拓电池回收蓝海市场。完善政府监管,依法取缔各类小作坊、黑作坊。加强社会宣传,鼓励公众监督,形成电池绿色循环利用的社会共识。

要注重多点发力,打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关键堵点。当前,重点是破解绿色回收和高值利用面临的突出瓶颈。应加强前沿电池技术研发,在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等全过程体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不断降低电池产品的环境影响和碳足迹。加强动力电池与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等融合创新,积极拓展在储能、换电等领域创新应用。大力开发绿色回收和污染防控技术,实现退役动力电池有价元素高值化、绿色化循环利用。

要强化多措并举,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我国动力电池技术和结构创新层出不穷,需要统筹当前和长远,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循环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健全动力电池绿色制造、回收利用和污染防控等标准体系。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鼓励采用产业联盟或与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履行回收和再利用责任。出台鼓励退役动力电池储能电站参与电力调峰的价格政策,加大对“电池银行”等创新模式的绿色金融支持力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