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长春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长春市“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采取超常规举措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经济社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在2021年全省120家开发区综合考核排名中位居第1名,在全国217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排名中位居第28名。
一、综合
超常规举措显成效,经济实现平稳增长。2021面对缺芯、限电、疫情、大宗商品涨价等各种不利因素,采取超常规举措,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1.5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7.3%;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截至2021年末,全区共有“四上”企业636户。
2021年全区实现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8.9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8.12亿元,占比98.6%。
二、工业和建筑业
传统产业保持平稳,战新产业快速提升。2021年在全球汽车行业缺芯的冲击下,大力推进光电信息等战新企业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助力各行业行稳致远。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2%,其中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同比增长1.7%;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同比增长24.9%;光电信息行业同比增长14.5%。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17亿元,同比下降5.6%。
三、第三产业
服务业大调研获实效,升规入库取得突破。创新利用“专班+推进组”助力企业升规入库,全年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63户。2021年全区三产增加值同比增长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97.6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6亿元,同比增长10.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2.8亿元,同比下降45.6%,其中工业项目投资23.2亿元,占比22.6%;服务业项目投资73.7亿元,占比71.7%;基础设施项目投资5.8亿元,占比5.7%。
五、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对外开放稳步提升。2021年经开区实际利用外资完成6900万美元,同比增长22.67%;实际利用内资86亿元。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46.22亿元,同比增长18.92%。全年完成签约项目98个,完成新落位开工项目93个。全年累计开展招商活动210余次,对接洽谈项目280余个。2021年,全区紧紧围绕兴隆保税区坚持不懈促开放,“长满欧”班列全年承运货物1.2万标箱,增长20%以上。长春至天津、辽宁海铁联运达4万标箱以上,“长珲欧”班列顺利开通,长春至法兰克福包机正式通航。全年实现一线进出口额17亿元,增长37%;园区业务额60亿元,增长34.5%。
六、科技创新
战新产业渐成规模,创新驱动持续增强。2021年全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8户,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3户。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37户,小巨人企业165户。2021年,经开区以增强工业带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联动发展,全力打造光电信息产业增长极,经开光电小镇成功获评省级特色产业小镇,院士项目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通过营造优良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立“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梯次培育机制,经开区企业创新活力不断增强。
七、社会事业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事业稳步推进。2021年,经开区加快推动民生事业由兜底线、保基本向促均衡、优服务转变。全区现有城镇低保户数868户,1296人,农村低保户数296户,445人。全年创造城镇就业岗位18280个;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04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772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375人;转移劳动力就业人数716人;全年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人数4914人,创业培训人数865人。
八、文教卫生
全区内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94家,其中医院26家(省、市属医疗机构由我区属地化管理22家,区级医院4家)、门诊部71家、诊所187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10家(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个乡镇卫生院)。其中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诊疗中心、长春市第二医院兴隆分院为省、市属公立医疗机构,兴隆山镇卫生院为我区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着医疗机构审批数量逐年增加和医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全区基本形成了涵盖非营利性、营利性医疗机构以及公立、民营医疗卫生机构的多元办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