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威海经开区:三项举措推动政务服务提质提效

   2022-12-07 威海经开区
40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纪律作风再严也不为过”工作标准,大力实施政务服务作风整治行动,用

今年以来,经开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纪律作风再严也不为过”工作标准,大力实施政务服务作风整治行动,用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担当,打造以制度为核心、以管理为抓手、以评价为杠杆的政务服务管理体系,审批服务效能全面提档升级,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群众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9.99%以上。

强化大厅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服务。修订完善《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及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办法》。修订包含大厅服务规范、人员管理规范、场所管理规范、信息化管理规范、岗位职责规范等5大类56项《政务服务工作规范手册》,确保人手一册,并开展多批次学习培训与达标测试活动。加强对电脑端和局域网有关软件进行运行限制,封禁音乐、炒股、影视、游戏、网购软件等非工作必须应用外联网址。加强对手机端监管,制定《政务服务大厅手机管理制度》,设置手机存放箱,工作时间将私人手机全部集中存放,无极特殊情况严禁开箱使用手机。建立各分厅、窗口负责人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传达贯彻上级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最新精神要求,定期通报和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听取成员单位对中心工作和部门联动的可行性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效能。

坚持“全覆盖、零容忍、见实效”整治原则,大厅实行分级、分区管理责任制,创新推行三个维度协同管理。 行政审批服务局班子成员带头严格执行每日不少于2小时到大厅带班,“零距离”服务群众,解决大厅现场和企业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做到“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挂牌督办”“一办到底”。 制定《政务服务大厅值班长工作制度》,各分厅每天安排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走出窗口,佩戴醒目的、便于群众求助的“值班长”臂章上岗,全身心投入大厅管理和业务帮辅指导,与巡查人员、导办帮办代办人员共同组成“多交叉”“无盲区”全覆盖管理服务网络。 完善大厅巡查监察管理体系,推动“现场巡查”+“电子监察”抓取数据的无缝对接和“零时差”整改。在原来每日巡岗基础上,各楼层分厅增配1名巡查、协调人员,负责日常巡查、违纪抓拍、督促业务办理、疏解群众疑问、调处突发情况等工作。建成智能视频监察系统,该系统以前端近300支监控摄像头、拾音器、人脸摄像机、考勤机、AR球机等终端设备为信息采集点,以人工智能视觉算法为支撑,实现对政务服务大厅各楼层全时段、全空间、全业务、全形态的覆盖式、个性化监察管理。试点启用“工作准备不到位”“工作时间离岗超时”“串岗聊天”“违规使用手机”等4个违规监察项目。将智能视频监察系统接入各楼层分厅负责人电脑端,实现对各窗口的实时在线监管。每天在各分厅电子显示屏随时曝光违反工作纪律行为,并同步将有关情况通报至窗口工作人员所属部门,对出现3次违规行为的工作人员,责成主管单位重新选派进驻人员。

建成线上线下多元政务服务评价体系,实现现场服务“一次一评”、网上服务“一事一评”、社会各界“综合点评”以及管理部门“监督查评”。 将区政务服务大厅以及5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好差评”评价范围,构建“投诉-受理-核查-反馈-回访”工作制度全流程闭环,定期发布《政务服务“好差评”周运行情况报告》《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情况月报告》。今年以来,政务服务大厅收集“好差评”数据34万余条,好评率达到99.99%以上,差评整改率和整改满意度均达到100%。 对当日出现的“差评”,立即组织人员查找原因,并通过工作群以工作提醒的形式通知到各窗口人员,提醒工作人员及时规避类似问题发生。每周汇总全窗口办事全流程数据,通过直观的图标和对各窗口的开放量、取号数、办件量、办理时间、评价率、好评率等20余个动态数据的分析研判,督促各部门调整前台窗口开放数量、加快办理速度、调配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作风。聘请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城乡居民代表以及社区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在内的14名 “社会监督员”,每半年开展1次集中政务服务社会监督,不定期对辖区范围内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村居便民服务代办点进行明察暗访,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