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关村始终牢记自主创新的战略使命,充分发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作用,持续深化先行先试改革,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培育高精尖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和高科技企业的出发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紧扣痛点难点 先行先试改革实现新突破
中关村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先行先试并推广了一批辐射全国的改革政策,政策创新极大地释放了中关村科技创新的活力。国家层面先后支持中关村开展了“1+6”“新四条”“新新四条”、两轮人才特区政策、财税政策等80多项改革措施,出台了促进在京高校、央企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中关村国际人才20条新政等一系列政策,率先落地公司型创投机构企业所得税、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试点,持续开展了投贷联动、设立民营银行、企业境外并购外汇管理、企业外债便利化、建设生物医药国检试验区、创新医疗器械应用推广、强化高价值专利运营等改革试点,已有30多项政策复制推广到全国。
2021年11月,中央深改委审议同意在中关村实施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措施,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等一批改革举措落地生效,为推动中关村新一轮改革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坚持自立自强 原始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升
中关村坚持“四个面向”,加强“从0到1”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一批战略科技力量落地,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前沿技术领域,产生了百度全球最大自动驾驶平台Apollo、寒武纪国际领先的深度学习智能芯片、旷视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Brain++、天智航全球唯一可开展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利亚德全球唯一量产的0.7mm高清LED小间距显示制造技术、京东方国际领先柔性AMOLED生产技术等一批创新成果,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的超高精度定位技术、字节跳动的TikTok推荐算法技术等三项技术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1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
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产生一批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实现进口替代或填补国内空白的硬科技成果,发布了国内首款通用CPU、国内首个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全球首个FPD-EDA全流程解决方案、全球首个治疗肝衰竭的干细胞新药等创新成果。
“科技抗疫”贡献中关村力量,在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检测、抗体与疫苗研发、治疗药物研发、无接触诊疗等方面快速响应展现科技实力,研制生产了一批科技抗疫重磅产品,国内唯一中和抗体药物和5款新冠疫苗获批上市,9款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6款新冠诊疗仪器设备通过国家应急审批上市;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科兴中维等企业研发的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出口巴基斯坦、印尼等50余个国家和地区;呼吸机、CT机、新冠肺炎诊断试剂、测温设备等一大批硬核科技驰援海外,助力全球科技“战疫”。
聚焦高质量发展 创新型产业集群加速培育
中关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启动实施中关村高精尖产业“强链工程”,加强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打造出安全高效的供应链产业链。
从2012年的以电子制造、软件及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到2021年的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向高精尖经济结构调整,初步形成“241”高精尖产业体系。
产业总收入从2012年的2.5万亿元发展到2021年的8.4万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以上,约占全国高新区的1/6,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5%,成为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12年中关村地均收入51.3亿元/平方公里,地均税费3.0亿元/平方公里,2021年分别增长至172.9亿元/平方公里、6.5亿元/平方公里,增长率分别达到237.0%、116.7%,进一步实现集聚集约发展。
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双发动机”作用凸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总收入翻了两番,由2012年的8941.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4.3万亿元,是2012年的4.5倍,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球前列,大数据、信息安全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集成电路设计收入约占全国1/3;生物医药产业在新冠疫苗和检测试剂带动下增势强劲,总收入由千亿元增长至近5000亿元,聚集1600余家企业。
先进制造、现代交通、新材料、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四大重点产业亮点纷呈,如先进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汇聚京东方、北汽福田等近2000家企业,总收入翻了一番,达近万亿元。福田康明斯、三一重工入选世界经济论坛“灯塔工厂”,小米“黑灯工厂”成为世界级行业标杆,树根互联、梅卡曼德等7家企业入选“2021年全球智能制造科技创新50强”。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总收入1.9万亿元,涌现出金融科技、无人驾驶、智慧物流、新零售等跨界融合新业态。一批新型显示屏、超高清云转播平台、小度机器人、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等新技术新产品助力“科技冬奥”,示范应用于场馆建设、赛事保障、观赛体验等冬奥场景。
强化主体地位 科技型企业发展领跑全国
中关村着力构建“大企业强、独角兽企业多、中小企业活”的创新企业矩阵,连续五年每年新设立科技型企业2.5万家以上,涌现了一批硬核头部企业。2021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4万家,是2012年的1.6倍;拥有年收入亿元以上企业4106家,是2012年的2倍;千亿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达到8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超过4600亿元,占总收入比重5%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18万件,年度获得专利授权9.16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8189件;中关村企业和产业联盟主导创制发布标准1.5万项,其中国际标准605项。
创新型领军企业不断增多,10家企业入选财富“2021年世界500强”,7家企业入选Brand Finance“2021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28家企业入选福布斯“2021年全球上市企业2000强”。
高价值高成长企业持续壮大,截至2022年上半年上市企业总数达466家(不含新三板,多地上市不重复计算),是2012年的2倍,总市值合计10.11万亿元,其中22家企业市值超千亿元;拥有独角兽企业102家,数量位居全球城市第2位,其中47家为2021年新晋独角兽企业,4家为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
科技新锐企业持续涌现,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机器人、纳米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技术含量高、资本助力强的优质初创企业,硬科技属性更加彰显。
瞄准国际一流 全球创新创业高地加快推进
作为我国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中心之一,中关村坚持以创新创业需求为导向,加快双创服务迭代升级,着力打造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国际化的双创服务生态系统。
培育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特色园区等近500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6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47个;支持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共性技术平台超过1000个,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累计服务企业约18000家次;集聚了近600家联盟协会和民非组织以及上千家法律、会计、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稳步推进,聚集外籍从业人员近万人、海归5万多人,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超六成,较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建设全国首个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和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风险投资高度活跃,集聚股权投资机构约1800家,是2012年的9倍,股权投资案例1707起,披露投资金额近2400亿元,均占全国两成左右。
做强企业一站式服务,建设科创网络服务平台,经过4年多的时间,该平台已积累可用数据1亿1400万条,累计访问量240万次,日访问量2万多次,同比增长43.16倍。
深化内外联动全球创新网络枢纽地位进一步提高
中关村紧抓北京“两区”“三平台”建设机遇,以全球视野谋划中关村国际化发展布局,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创新合作。“中关村论坛”规格全面升级,成为我国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
出口方面,受新冠疫苗、移动终端产品等海外需求大增的拉动,2021年中关村出口高位增长,达3893.8亿元,同比增长46%,较2012年翻了一番。创新合作方面,中关村聚集了3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上市公司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842家,较2012年翻了近一番。
中关村在强化一区多园统筹联动、推动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深化跨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联动等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截至2021年年底,中关村企业在京外设立分公司累计4.12万家,设立子公司3.39万家,是2012年的9倍;累计在津冀地区设立分支机构9032家,有142家科技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分支机构,与全国26个省区市77个地区(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较2012年增加1.3倍,共建了27个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较2012年增加12.5倍。2021年中关村流向外省市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翻了两番,由2012年的602.4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2800.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