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北京首例!“先使用后付费”政策成功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2022-12-16 北京市科委
37
核心提示:11月14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首师大)组织了一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集体采访活动

11月14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首师大)组织了一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成效”集体采访活动,专题报道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政策如何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关于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开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政策的适时出台,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效能,优化了转化过程中的谈判流程。目前,北京市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已有落地案例——首师大的发明专利“阶梯加热红外热波技术测量厚度的方法”通过“先使用后付费”方式许可给海淀区中小微企业北京维泰凯信新技术有限公司使用(以下简称维泰凯信),为解决中小微企业承接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的渠道不畅、许可费用高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长期以来,专利要价高、合作谈不拢、企业对成果信心不足等问题是阻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之一,即使对有十多年合作基础的首师大和维泰凯信也不例外。“本次‘先使用后付费’案例,从协商到签订协议前后不过半个多月的时间,简化了流程,加快了效率,更加坚定了我们和高校合作的信心。”谈及此次承接首师大的这项专利,维泰凯信副总经理何毅感慨道。让技术走出校门

在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给大型设备和重要部件做“体检”有着重要意义。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就是利用物体热属性的差异,在不破坏被检对象的条件下检测其内部的状况。

首师大在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方面有着多年积累,深受维泰凯信公司的认可。维泰凯信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自2003年起就与首师大物理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着长期的密切合作。

何毅介绍说,红外热波无损检测技术属于高精尖专业技术,长期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门槛比较高。“我们曾多次带队与首师大技术转移中心和相关科研团队进行洽谈,并以转让的方式承接了首师大红外无损检测技术2项成果,并在检测易碎、形状不规则不易接触等材料的暗藏异物和内部缺陷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2019年,首师大研发的专利“阶梯加热红外热波技术测量厚度的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首师大物理系副教授陶宁介绍说,这是一种使用阶梯加红外热波技术测量材料厚度的方法,它可以利用持续低能量密度的热激励源加热试件表面,通过持续加载低热流密度的能量,使被测物缓慢升温,利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最终达到测量厚度的目的,在材料厚度或者缺陷深度定量测量方面,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阶梯加热红外热波技术测量厚度的方法已经获得授权,但这项专利尚处于实验室阶段,与其它经过深度产学研合作和经过中试阶段的专利技术相比,缺少中试实验和产业化测试开发。虽然维泰凯信看好该技术的产业应用前景,但其后期投入产出比却无法有效评估。按照以往做法,维泰凯信会先进行专利技术比较、市场分析、投资分析、风险分析等多项分析后,再进行实质性的技术交易谈判。“我们双方都预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陶宁说。

何毅说,虽然双方多年来以联合申请专利、转让、许可、横向项目等方式一直密切合作,但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合作机制不稳定、信息披露和交流渠道不畅、成果评估耗时长等,不利于维泰凯信这样的中小企业的高效购买和利用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增进合作信心

作为中关村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配套政策,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市教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及海淀区政府出台了“先使用后付费”的改革试点实施方案,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采取“零门槛费+里程碑支付+收入提成”或“延期支付许可费”等方式授权中小企业先行试用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打消了维泰凯信的顾虑,卸下思想负担后的双方,从协商到最后签订协议,仅用了半个多月。

首师大科技处处长兼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唐舜说:“如果按照往常,协商过程甚至可能超过一年,有可能使新技术变成‘旧技术’,尤其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抢时间很重要。”

根据协议,这项专利技术前期可以由维泰凯信先行使用,一年后开始支付第一笔专利许可费用,所有许可费分两次支付完成。后期相关技术还将采用“低门槛费+里程碑支付+收入提成”的模式,学校相关科研团队在该专利实施过程中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双方还可以签订协议另行约定费用情况。

唐舜介绍:“近年来首师大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积累了一大批专利,但由于信息披露不畅等,前期技术交易对接过程铺垫太长,可能交易一个专利就耗掉了企业很长时间,使他们也没有精力再去看其他专利了。”

陶宁认为,本次“先使用后付费”政策的快速落实,主要基于三个前提条件,一是北京开展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侧改革的大局;二是科技成果供需双方之间的深度合作和高度信任;三是学校技术转移中心的积极推进。

在陶宁看来,政策的落地对高校来说,有利于打破高校科技成果“束之高阁”的局面,让专利技术可以更充分更广泛地实施;有利于对从事应用研究的高校科研工作者开展市场化引导,促进更多的高校和中小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有利于调动高校教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破解高校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

“希望北京市能出台更多有效的政策,如学校和企业联合申请项目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建立更多的高校专利开放性和共享性平台、给高校教师创业或者与高校有密切合作的企业更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加快高校和中小企业合作的步伐,开创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科研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局面。”何毅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