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巴彦淖尔农高区:为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翅膀

   2022-12-02 巴彦淖尔日报
41
核心提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近日,记者从巴彦淖尔农高区硬质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了解到,以全国各小麦主产区顶级岗位专家为班底,以硬质小麦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为目标的科研团队已经初具规模。2022年,该中心自主培育的国审小麦新品种“巴麦13号”在前期试验中展现出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等特点,预计在2023年的粮食种植中将得到大面积推广。

小麦丰收收割忙(资料图)

中心负责人郝水源表示,巴彦淖尔市发展硬质小麦具有全世界绝无仅有的光热水土条件,这也造就了河套硬质小麦的优质、稀缺和不可复制性。硬质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就是为了通过科技创新手段,解决河套小麦产业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品种老化及高产优质中强筋专用小麦品种缺乏、水肥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河套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我们的科研团队集结了全国最顶尖的小麦专家,以硬质小麦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为主线,以新品种选育为基础和突破口,加速推进巴彦淖尔农高区硬质小麦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今年,我们自主培育的‘巴麦13号’在全市试验种植了1.5万亩,平均产量超过去的老品种‘永良4号’5%~10%左右,而且品质更好、售价更高,大面积推广后会极大地调动农户种植小麦的积极性。”谈及未来,郝水源信心十足,“我们一定会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让农业科技在泥土里生根,在田野里绽放。”

在巴彦淖尔农高区内,被科技赋能的绝不仅仅是主导产业。在与硬质小麦技术创新中心一街之隔的蒙鑫晨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杨斌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这两年,我们在‘科技兴蒙’专项行动和巴彦淖尔农高区重点项目支持下,实施了葵花籽加工全产业链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还与江南大学建立了植物油脂深加工及功能性食品研发博士工作站,研发出超临界工艺的冷榨南瓜籽油和南瓜籽蛋白粉。南瓜籽榨油一吨的收益是25000元,脱脂后的南瓜籽粕中蛋白质含量达60%以上,制成蛋白粉后也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营养价值高,一吨可收益20000多元。”

“党的二十大为下一步科技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科技部门,我们要紧紧围绕报告确定的目标,以巴彦淖尔农高区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科技兴蒙’行动,进一步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发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不断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科技局局长魏晓光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