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应对气候变化路在何方?

   2022-12-26 中国新闻网
60
核心提示:海平面急速上升几乎漫过自由女神像,滔天巨浪呼啸着涌入纽约街道,行人与车辆霎时间被裹挟吞没。2004年美国灾难大片《后天(The D

海平面急速上升几乎漫过自由女神像,滔天巨浪呼啸着涌入纽约街道,行人与车辆霎时间被裹挟吞没。

2004年美国灾难大片《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中的场景至今看来仍令人倒吸一口凉气。近年来,气候变化引发的高温、干旱、暴雨、洪涝、飓风等自然灾害无时无刻不在向人类发出警告——噩梦般的电影特效或许将在“明天之后”成为残酷现实。

气候灾难:人类“下一个危机”?

2022年,极端气候事件在全球愈发频繁与猛烈。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等欧洲多国遭遇历史性高温与热浪,2万多人因此丧生;巴基斯坦遭受多轮暴雨与洪涝灾害,超过30万人流离失所;肯尼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正面临十年来最严重旱灾,预计约1500万人受到严重影响......

必须承认,地球正在由于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变暖。相比于前工业化时期,全球平均温度已升高约1.1摄氏度。世界气象组织今年5月通报称,未来五年全球年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5摄氏度的可能性为50%,这表明《巴黎协定》“争取1.5摄氏度”的全球温控目标可能在2026年前后就会被打破。

全球持续变暖,不仅意味着旱灾与洪灾增多、山火更加肆虐、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加速等生态环境问题,更带来了粮食危机、“气候难民”激增、人类健康状况恶化等经济与社会问题。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警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后,“气候灾难将成为人类面临的下一个危机”。

艰难之路:气候治理任重道远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长期愿景与短期目标、全球气候治理机制与日益复杂的国际局势、气候行动紧迫性与经济技术现实之间三重主要矛盾。多重挑战叠加之下,应对气候变化注定是漫长且坎坷的艰难之路。

其一,达成减排目标难。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设立了碳中和目标,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难免受到短期内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的影响。2022年乌克兰危机以来,石油、天然气等大宗能源商品价格暴涨,欧洲地区能源供应十分紧张,许多国家不得不转向煤炭以弥补能源缺口,这无疑延缓了各国“减煤”行动的步伐。

其二,落实国际合作难。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各国对减排责任与资金支出等方面的分歧不断增大,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复杂化、政治化,国际合作进程屡屡受挫。比如,发达国家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问题上态度消极,之前承诺的每年1000亿美元资金支持仍未兑现,对发展中国家开展气候行动造成了阻碍。

其三,加速能源转型难。从历史来看,人类从依赖一种能源转向依赖另一种能源的过程往往需要持续几十年:1840年至1900年,煤在世界能源供应中的占比从5%上升到近50%;1930年至1990年,天然气占比从不足5%上升到20%。可再生能源代替煤炭同样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外,目前减排、零碳、负碳技术还没有达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程度。

“共同落实”:气候行动刻不容缓

西方有句谚语:“每朵乌云都镶着银边。”所幸,人类已意识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与挑战,若我们的行动足够迅速,仍能够抓住窗口期,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避免气候灾难的到来。

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尤其是南北合作。如果富裕国家只想着降低自己的排放量,而不是致力于让每个人都切实用上清洁技术,那么零排放的目标将永远不会实现。如比尔·盖茨所言,“除非印度的排放量停止增长,否则得克萨斯州的气温不会停止上升”。

需要让科学来指导前进的方向。政治凌驾于科学之上的后果,电影《后天》中片尾总统的忏悔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应认真对待来自大自然与科学家的预警,充分利用工程学、物理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需要规划通往低碳未来的“公正转型”。应意识到能源转型对一些依赖当前能源体系的人来说影响巨大,许多人的生计直接或间接依赖相关产业,因此需要为转型过程中最脆弱群体和地区提供支撑。

需要政策、技术和市场“三管齐下”。激励创新,加大关键领域的研发投资力度,同时利用专门制定的政策,深入开展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并寻找为技术公司提供支持的投资者和金融市场。

“共同落实”是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的口号。万句承诺不如实际行动,正如英国知名纪录片制片人戴维·阿滕伯勒今年在接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终身成就奖时所言:“我们深知眼前的问题都有哪些,我们也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所缺乏的只是统一的行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