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当载着芜湖美的公司81名员工的大巴车缓缓驶离淮安的时候,这些“共享员工”结束了在淮安鹏鼎控股公司4个多月的工作时光,回到自己的“东家”继续工作生活。近年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通过员工共享、技能提升、政策引导等多种措施优化区内人力资源配置,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努力推动解决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促进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试行“共享员工”,以空间优化提高人才使用率。面对部分企业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订单阶段性不足,人员阶段性富余,员工面临暂时性失业的情况,该区从2020年4月开始探索推行企业间“员工共享”模式。通过“只改变工作地点不改变劳动关系”的形式,鼓励企业间进行员工余缺调剂,优化员工空间配置,帮助富余员工保住“饭碗”,帮助企业满足用工需求。经过多次沟通协调,首批淮安康乃馨集团的141名富余员工“入职”淮安达方电子有限公司,5个月后又回到淮安康乃馨集团继续上班。之后,该区持续总结经验,在区内企业中搭建了共享员工合作平台,11家企业签订了员工共享协议,3.98万名员工纳入“平台”管理,初步实现人力资源的内部循环和优化配置。2022年初,该区又积极探索跨省员工共享合作模式,帮助淮安鹏鼎控股与芜湖美的公司签订共享员工战略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双方已互派“共享员工”近200人。
精准“点单培育”,以技能优化提升人才匹配率。着眼“2+N”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该区一方面积极推动政校企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盟,建立企业“点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向职业院校“定制”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支持,保证了毕业生“刚出校门就进厂门”的无缝对接,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改革,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的权利交给企业,激发企业培养评价人才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技能人才与企业的匹配度,提升技能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近3年,该区企业共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125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874人,技能人才约占从业人员31%,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39%,一支技艺精湛、适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正加速形成。
专项“政策引航”,以数量扩面提增人才引进率。积极打造“才聚淮水畔 智汇经开区”人才品牌,先后出台《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试行)》《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产业基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等政策措施,实施“归雁”“留凤”“安心”等人才集聚计划,在人才补贴、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给予引进人才更好的待遇,为较高学历人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3年来,全区共引进本科以上基础人才6000余名,全区本科以上产业基础人才2.19万人,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7%。
下一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持续落实“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瞄准企业产业需求,不断完善稳岗、拓岗、优岗措施,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高质量充分就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