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努力使管理体制更精简高效、运行机制更灵活实用、人事制度更激励竞争。相关做法被新华网、省《组工信息》等刊载。
一、强化制度设计。建立岗位员额制、全员竞聘制、身份档案制、绩效考核制、末位惩戒制等五项机制。共设岗位员额1250名,分类设置主管、主办两类五级岗位,重点向经济、招商和项目服务一线倾斜。出台配套办法,对符合连续三年考核排名靠后、连续两年重特大项目完成率未过半、分管或负责的省市考核指标连续两年处于全市末位等情形的,启动“下”的程序,已有2人被列入“下”的警示提醒约谈名单。
二、推进全员竞聘。实行“双向选岗、竞争上岗、定向推荐、择优聘岗”,打破人员身份限制,聘期2-3年。高聘人员须在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综合考核等工作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通过竞聘,全员纳入岗位员额管理,主管、主办类岗位各聘505人、491人,28人在单位内部转岗、14人跨单位交流换岗、5人自愿退出领导岗位、3名实绩突出的副科级干部竞聘到正科级岗位,5名体制外政府雇员竞聘上副科级岗位。
三、规范薪酬体系。严格规范落实薪酬待遇相关规定,基本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执行,基础绩效与聘任岗位、职务(职级)相挂钩,年度考核奖以“重特大项目攻坚、国省市考进位争先”等实绩贡献为测算依据,向基层一线和急难险重岗位适当倾斜。全面规范街道(办事处)事业人员岗位聘用和薪酬待遇,有序兑现机关事业人员职称工资。改革后,实绩突出的招商和服务招商一线岗位人员年度薪酬比其他类别同层次岗位人员高20%左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