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经开区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抢抓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有力契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依托辖区内井矿盐开采后所形成的丰富盐穴资源,以“盐穴储能”拓宽现有盐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成熟路子,全力打造集盐穴储能、储能装备制造、能源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集群,助力泰安打造中国“储能之都”。
破思想之“冰”,以有解思维破解难题制约
聚焦新能源发展战略,把准盐穴利用方向,先后36次到中科院热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行业领先的科研院所联系对接,成功招引杨春和院士团队和陈海生教授团队,全面打破盐穴利用和储能技术、资金等制约瓶颈。召开6次盐穴储气试验项目专家论证会,对盐穴储能产业项目可行性、市场前景等进行全方位调研论证,为盐穴开发利用提供强力技术支撑。投资16亿元的中储国能10MW示范项目和300MW压缩空气储能调峰电站项目落地,盐穴储能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汇合作之“力”,以创新思维激增发展动能
探索盐穴利用多元化发展方向,以盐穴储氢、储油、储碳拓宽产业发展新路径,先后到中石油天津储气库分公司、振华石油等多家企业实地考察储气库建设模板,探讨盐穴储气储油发展思路。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等8家国内外顶尖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先后引进中科院攀登人才周学志、李文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3名,联合中国石油储气库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盐穴产业创业中心、盐穴产业联盟,建立压缩空气储能研究平台,全力突破盐穴储能储气行业关键技术,为盐穴储能产业向纵深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聚发展之“势”,以链式思维催生聚变效应
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持续发力,创新制定“前端扩能建穴—中端盐穴储能—后端建网延伸”的全链条产业发展路径,以产业集群化助力打造国家级盐穴综合利用基地。先后招引前端制盐建穴项目4个,年建穴能力扩大到500万m?,制盐规模突破千万吨级;中端盐穴储能项目4个,储能规模达千兆瓦级;天然气储气库项目1个,储气规模达10亿立方级;后端延伸建设储能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1个,全力打造集盐穴储能、储能装备制造、能源配套服务等于一体的全链条盐穴储能产业集群。
提服务之“效”,以系统思维塑优发展生态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系统思维,全方位提升服务精准度,更好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建盐穴储能服务专班,开辟“绿色通道”,为专家、项目提供“贴心代办”服务,持续破解堵点难点问题35个,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发挥国企平台“生力军”作用,累计投资3亿元,承接“三纵三横”产业园路网、综合管网、电力汇流站等基础工程,全面扫除项目落地建设障碍,让企业安心专注“墙”内的事。强化要素保障,借助国土空间规划和“三区三线”调整机遇,调出到位土地800亩。积极引导城投、城资、华电集团等资本注入,策划争取10亿元专项债券,为产业发展注入充沛“源头活水”。
综合效益
强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按照现行储能电站收益测算依据,综合测算储能指标共享租赁收益、电力现货市场交易收益、容量补贴收益。仅以4个盐穴储能项目为例,全部建成后,储能规模可达1500MW,每小时发电150万度,年发电量达26亿度,年可实现利润约14.4亿元,纳税约2.25亿元。
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利用天然盐穴进行压缩空气储能,拓展了能量的存储、调节、转化技术,弥补了风、光资源波动性大的天然缺点,实现了电力系统调峰、调相、旋转备用、应急响应、黑启动等功能,对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能源结构调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助力泰安建设中国“储能之都”
在10MW示范项目的基础上,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完成了单套300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整体设计,并即将在肥城开工建设首套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同时,依托盐穴储能电站和储气库项目,建设储能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为助力泰安打造中国“储能之都”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下一步,肥城经开区将依托辖区内得天独厚的盐穴资源,继续全面贯彻新形势下国家新能源战略,持续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部署,擦亮“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为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经开区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