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泰安高新区:建立人才“蓄水池” “三端”联合促就业

   2022-12-19 泰安高新区
34
核心提示:12月14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泰安高新区建立人才“蓄水池”“三端”联合促就

12月14日,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泰安高新区建立人才“蓄水池”“三端”联合促就业》情况。泰安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管理部)人才办主任李娟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来,针对企业发展如何精准引才、留才问题,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如何适岗适位问题,泰安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管理部)以“问题有解”思维,依托“校(院)地企战略联盟”,探索实施了产业急需人才“蓄水池”工程,面向高校院所重点储备有意向到高新区企业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应届高校毕业生。切实解决了企业引才难、留才难的问题,提升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功率。

精准调研、进企寻岗。为精准对接岗位需求,通过“线下走访、线上调查”两种方式,对区内“四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双招双引”重点建设项目人才需求情况进行常态化需求对接。依托“蓄水池”工程人才储备调查平台,动态更新、即时汇总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精准掌握岗位需求情况。根据100余家重点企业2309个岗位需求,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建立起了30余个专业、200余个岗位的《急需紧缺人才需求岗位清单》,面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个,其中硕士研究生岗位200余个。

政府储才、企业用才。按照“政府招引储备—企业试用签约”的思路,由高新区党工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与企业组成招引联合体发布《岗位清单》。符合条件人才纳入“蓄水池”工程进行1年储备。储备期内,定期根据企业需求组织集中面试,达成就业意向后,人才进入企业适岗试用三个月,期满双向选择协商,签订正式入职协议,人才退出“蓄水池”进入企业。未达成就业意愿的,继续在“蓄水池”储备,1年储备期内有4次岗位选择机会。通过“蓄水池”工程政府储备前置服务,既帮企业降低了用人成本,也提高了就业成功率。

多措并举、广揽人才。联合驻泰高校、人才机构、重点企业建立合作机制,联合引才。对泰安籍在外人才,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开展入户访才活动,宣传区内人才政策,吸引鼓励在外工作、求学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依托校(院)地企战略联盟,开展“名校直通车”“开放日”“校园行”等校地融合活动20余场,吸引高校毕业生走进高新区、了解高新区、选择高新区。与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才引智工作站等各类引才机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渠道共享、人才共享,定向投放人才。

“厚待”留才、闭环服务。简化招录储备程序,所有储备人才实行统一招录、统一面试、统一录用、统一管理、统一适岗、统一安置的六统一模式,配置人才专员,实施一对一全程代办。同步打包配套政策,兑现青年见习补贴、实习补贴、“36+6”高学历人才补贴等各级人才政策,通过优厚的待遇、贴心的服务,以薪留才、用心留才,营造高新区的重视人才、成就人才的温情环境。

“蓄水池”工程实施以来,获得了区内企业和广大人才的广泛好评和积极参与,已有70余家区内人才需求企业、20余家人才机构加入人才招引联合体,累计储备产业急需紧缺人才1282人。今年通过多渠道、多平台推送企业人才需求岗位数1000余个。举办了4场“蓄水池”双选会,1200余名人才报名参加,其中硕士412名,促成300余名储备人才与30余家企业单位达成入职意向。

下一步,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人力资源管理部)将继续扎实推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蓄水池”工程,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切实让各类人才在高新区“留得住、干得好”,缓解企业人才招聘难点、痛点、堵点,为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人才保障和充裕后备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