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单志广 :提高新时期智慧园区建设质量和水平 推进开发区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系列报道之二)

   2022-12-29 中国智慧开发区 中国开发区杂志 
106
核心提示:【摘要】开展智慧园区建设是新时期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智慧园区概念与内

【摘要】开展智慧园区建设是新时期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和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智慧园区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从产业发展、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推进智慧园区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实施路径,并从顶层设计、内外协同、科技赋能、项目管理、长效运营五个方面提出推动智慧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策略与推进机制建议,为不同开发区因地制宜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智慧园区,概念内涵,建设重点,推进策略

一、引言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产业园区数字化改造,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迎接数字时代,加快智慧园区建设,引导开发区深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

自 1984 年国家在 14 个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经过近 40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发区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数量明显提升,呈现全国布局、区域集聚特征。从类型看,我国开发区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等。截至 2021 年底,我国开发区总数达到 2666 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 667 个,省级开发区 1999 个。

二是规模持续增大,具有产业规模大、产业产值高特点。从产业增加值看,截至 2021 年底,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高新区 GDP 总量达到 29 万亿元,占全国 GDP 比重达 25.3%。其中,国家级经开区 GDP 总量为 13.7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11.9%;国家级高新区 GDP 总量为 15.3 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13.4%。

三是推进智慧转型,初现头部园区引领、新区后发赶超态势。随着数字中国战略实施,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渗透,部分开发区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推动园区建设从传统向智慧园区不断演进。例如,苏州工业园区通过构建“智心”“智脑”,打造互联、融合、智慧、非凡、创新、协同的“6I”园区,引领开发区数字化转型。雄安新区通过在“数字孪生城市”上规划设计、模拟仿真等,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

二、智慧园区的概念与内涵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和产业集聚载体,智慧园区 (smart park) 是指在各类产业园区、集聚区、功能区等特定区域内,围绕园区战略发展总目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园区功能深度融合,在信息全面感知和泛在互联的基础上,整合园区内外的资源,实现园区基础设施智能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智慧园区的内涵是在 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和 DT(数据技术)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互通化、信息共享化、业务融合化、产业智能化,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破信息孤岛、推动数据共享、加快业务协同、实现产业高端、重塑管理模式的过程。其本质是要实现园区优质资源、生产要素的互联互通、广泛共享、有效聚合和充分释放,是园区发展的互联网化、大数据化、智能化、高阶信息化。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开发区作为城市的特定功能区,智慧园区既有智慧城市的共性特点,也有其特殊的使命与要求。

一是创新化。国家设立各类开发区的目的就是要开展先行先试、改革创新,要通过智慧园区建设,重复发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作用,突破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藩篱,倒逼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和服务模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探索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制度,激发各类主体活力。

二是集聚化。智慧园区建设要大力发展 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产业,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培育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以数字化转型场景建设引导生产要素集聚,以数字化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供需匹配对接,探索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三是绿色化。产业园区既是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载体,碳管理已成为智慧园区运营的重要议题,智慧园区建设要强化数字技术在园区智能化转型中的推广应用,通过绿色低碳的数字化智能化设施和平台建设,深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和效率。

四是协同化。智慧园区建设既需要考虑园区内不同业务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也需要加强园区与省市之间的协同,要推进数据中心、感知终端、共性平台的统建共用,按照统一数据接口进行系统对接,形成内部协同、上下联动、业务融合的发展格局。这既是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所在,也是因地制宜开展智慧园区建设的本质要求。

三、智慧园区的建设重点与实施路径

从产业集聚到产城融合,我国开发区已经进入了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效率的内涵式增长新时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世界竞争格局加速重构发展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重要趋势,智慧园区建设要立足自身使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数字科技浪潮,从产业发展、管理服务和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发力,以应用导向和场景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产业发展现代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7号)提出,要把各类开发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就是要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知识型工业自动化、高级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创新,促进产业集聚与创新集聚、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同发展,加快推进园区的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发展路径上,要大力推动工业制造领域的互联网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深化工业互联网技术和应用,重点发展精细化企业管理、智能化工业设计、柔性化智能生产,实现市场需求与生产供给的“精准对接”,更好满足个性化、差异化消费需求,促进生产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变革,大幅提升分工合作水平与生产效率。

(二)管理服务便捷化

加快智慧园区建设,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园区管理和服务手段、模式、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动园区治理能力提升的必由之路。

一方面,要推动园区管理精细化,建立园区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实现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推动园区政府部门行政效能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另一方面,要推进园区服务便捷化,在园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防灾减灾、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领域,建设覆盖园区的信息服务体系,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在发展路径上,要完善产业集聚区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园区管理和服务保障智能化;结合产业特色和运营需求,建设产业、创新创业、政务服务等大数据平台,整合打通各部门数据,优化提升企业发展、产业招商、社会民生、应急管理等精准数据监测、管理与服务;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促进消费、生活、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

(三)基础设施智能化

数字化时代,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智慧园区建设的重要支撑,通过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幅提升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园区运行管理的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

一方面,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善 5G、物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网络等新技术基础设施,提升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功能;进一步依托云计算平台,构建特色“产业云”,集聚智能生产、创新设计、数据服务等领域优势企业和创新资源,探索实施“产业云平台 + 解决方案提供商 + 传统行业企业”合作模式。

另一方面,要推动园区公用设施、建筑等智能化改造,推进交通、物流、市政等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建设智能物流信息平台和仓储式物流平台枢纽,加强港口、航运、陆运等物流信息的开发共享和社会化应用,提升园区管理运营服务效能。

四、智慧园区的发展策略与推进机制

通常来看,我国开发区的管理体制主要分为派出机构模式、区政统筹模式、企业管理模式和法定授权模式等四种典型模式,[3] 应结合各自园区的管理模式、发展特点和实际需求,从顶层设计、内外协同、科技赋能、项目管理、长效运营等方面推动智慧园区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谋划智慧园区建设的“路线图”

智慧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全局一盘棋”的思路对智慧园区建设进行规划。要坚持目标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从园区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研究制定智慧园区的发展规划,明确智慧园区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推进思路和保障措施等,为重点项目的铺排提供路线图和时间表。要强化软硬件设施、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强数据资源治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要在规划建设、设施构建、服务提供等方面,加强与省市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要求衔接,做好统筹发展布局。要加强建设运营设计,构建清晰的建设运营架构、利益分配和评估监督机制,提升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二)强化内外协同,画好智慧园区建设的“同心圆”

智慧园区建设是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协同推进的过程,要加强内部统筹和外部协同。对内要强化机制创新,形成“领导小组、决策咨询机构、考评监督体系”三大组织推进机制,强化智慧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发挥专家智库在重大决策、方案设计、项目实施等方面的咨询作用,建立智慧园区考核评价体系,形成从管理机制创新到数据互通整合的协同管理与服务模式。对外要做好资源共享,用好垂管系统和上级平台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在政务云平台、城市大脑、一网统管、时空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加强与省市沟通衔接和设施共用,在政务服务、社保等领域,充分依托上级平台和系统,做好服务流程优化和再造,为公众提供便捷化服务。

(三)强化科技赋能,用好智慧园区建设的“新技术”

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到园区治理,通过对园区治理全民性、全时段、全要素、全流程的覆盖,实现园区治理的转型与升级。

一是推广“大数据 + 园区治理”新模式,通过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应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提高园区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二是深化“人工智能 + 园区治理”新应用,推广人工智能在交通调度、治安防控等园区管理领域应用,让园区的运转更加流畅。

三是探索“区块链 + 园区治理”新机制,利用区块链共识互信、不可篡改、公开透明、隐私保护等技术特点,探索在信息基础设施、能源电力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提升园区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四)统筹项目管理,当好智慧园区建设的“指挥官”

智慧园区建设涉及部门多、领域广,且项目资金需求大,要杜绝部门各自为政分散建设。

一方面,要建立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推动项目建设、审批、验收、评价全流程管理,开展智慧园区项目前置审查,强化设施共建、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建立不共享、不立项、不拨款的项目立项模式,形成“业务部门提需求、牵头部门抓管理、园区项目统筹建”的项目建设模式,实现项目统筹、数据共享、节约资金“一举多赢”。

另一方面,要强化系统整合,在数据资源共享、时空地理信息、物联终端管理、基层网格管理、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建设一批共性支撑平台,推动卫生健康、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市政交通、社区管理等公共领域信息系统整合,打造政务管理“大系统”。

(五)开展长效运营,探索智慧园区建设的“新模式”

通过政府引导,鼓励政企合作、多方参与,创新智慧园区建设运营模式,推动智慧园区长效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智慧园区建设的方向引导和环境守护,通过制定顶层规划、管理办法等明确建设重点和要求,利用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多元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开展数据运营,建立服务于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公用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打造智慧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可行商业模式和市场盈利机制。

另一方面,要强化企业专业运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针对政企联合、多元参与的发展趋势,通过设立国有平台公司或联合运营公司构建政企合作纽带,鼓励通过“引进外援、带动本地”的方式构建能够持续提供全面专业业务、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供给生态。(文/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 单志广 张延强)


单志广,博士,二级研究员,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数字经济论坛理事长,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展联盟理事长,中国开发区协会智慧开发区建设智库首席专家。

张延强,博士,高级工程师,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战略规划处副处长,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首席工程师,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发展联盟副秘书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