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山东邹城经济开发区:济宁市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聚势赋能--构建“顶天立地·独具一格”的“政产学研”合作创新新平台

   2023-01-18 山东邹城经济开发区
49
核心提示:“这个会议开得很好,可以说实现了技术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我对与奔腾漆业在水性漆技术方面的合作前景非

“这个会议开得很好,可以说实现了技术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我对与奔腾漆业在水性漆技术方面的合作前景非常有信心。”近日,在由济宁市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举办召开的“校企技术合作对接”视频会议结束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温绍国教授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会议达成的合作成果予以了高度认可。

聚智创新,打破桎梏,精准破解“供需”难题

一直以来,相较于沿海一线发达城市,像邹城这样的县级小城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人力成本都难以支撑其引进大量的高层次人才,即使凤毛麟角的引进了一些高级人才,也很难彻底留住,最终往往无法真正将人才引进转化成发展收益。

2022年3月,邹城经济开发区为打破这一堵点、痛点问题,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创新提出“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人才吸引模式,打破条条框框束缚,推动成立了济宁市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大力开展“柔性”人才引进战略,集聚开发区域外创新资源。

研究院是自2022年《山东省新型研发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后,全省首家获批设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类事业单位,也是全省首家由政府主导成立的合成生物研发机构。同时,研究院还配套了山东省首个由政府出资设立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基金规模达到了1亿元人民币,主要就是用于支持入驻开发区的项目建设。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就是要集中力量,集聚资源,打通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壁垒,精准解决双方诉求匹配不足的问题,让企业与科研院校、技术专家合作的更加顺畅、早出成效。

聚势赋能,牵线搭桥,双向“链接”发展“刚需”

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一直坚持“顶天立地”的建设理念,由研究院这个“中间人”负责牵线搭桥,一头“链接”高校技术端,一头“链接”企业需求端,聚合外部创新势能与技术资源,打造独具一格的“政产学研”新平台。比如,研究院会积极摸排园区企业急需的技术难点问题,再主动出击帮助企业寻找合适的前沿技术资源,实现精准匹配;或是主动向外搜索科研院校、院士专家的最新技术,筛选、对接、招引可以进行中试放大的优质项目,从而实现从技术创新到中试放大再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发展。

为厚积创新力量,研究院先后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山东大学张友明院士等18位业内顶尖专家组成了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中科院青能所副研究员杜志强博士担任(兼职)副院长;与中科院青能所、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与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高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依靠各位专家和科研院所的强大专业背景与技术资源,研究院可为招引入驻开发区的产业项目提供国内最顶级的技术力量支持。

对此,山东奥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越颇有感触:“在济宁市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的引荐下,我们已与杜志强博士达成了合作意向。希望利用杜博士的团队能为公司解决工艺发酵、合成提取、酶蛋白改造、副产品利用等技术难题,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利润和附加值,增加公司市场竞争力。”据了解,山东奥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甜味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的甜菊糖苷市场占有相当分量,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也希望能够利用新技术尽快实现新突破,找到新的高速发展赛道。所以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研究院就主动上门服务,全力帮助企业解决了这一痛点、堵点问题。

聚力突破,厚积薄发,创新合作开花结果

自成立以来,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就充分发挥“四不像”(即是大学又不完全像大学,即是科研机构又不完全像科研院所,既是企业又不完全像企业,既是事业单位又不完全像事业单位)运营模式优势,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积极与省内外重点院校加强合作,通过拜访、视频会议、邀请等多种方式深入对接大院大所,为前沿科技成果转化牵线搭桥,帮助企业、科研院所实现深度合作,全力打通了科研技术产业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了聚力突破。

研究院坚持实施一线工作法,定期组织人员到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需求调研。2022年共开展3批次、20多家企业的调研工作,征集企业技术需求36项,逐一梳理后精确反馈给了合作高校。现已帮助希杰尤特尔生物科技公司、安琪酵母(济宁)有限公司、奔腾漆业公司等12家企业与山东大学钟耀华、刘国栋教授,中南大学何海伦教授及中科院青能所博士团队等建立起了科研合作关系,解决了一批深度的技术难题,获得了企业的交口称赞,也为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汇聚了更多的创新动力。

中科院青能所吕雪峰所长对未来与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的合作信心满满,描绘了宏大的远景规划。“前期,我们与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鲁抗医药公司在新一代绿色增塑剂反式乌头酸酯中试产业化验证项目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该项目核心技术获得过2022年科技部首届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填补了国内空白。项目产业化后,预计可新增产值40亿元。今后,我们将立足邹城、辐射济宁,继续与研究院深入合作,共同实施五个‘1’工程,围绕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核心产业重大需求,计划通过五年左右时间,孵化关键技术20项以上,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团队20个以上,力争带动企业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

当下,研究院为济宁市合成生物技术产业聚合平台引进的首个入驻项目暨新一代绿色增塑剂反式乌头酸酯项目,正在抓紧施工,中试产业化验证车间目前已完成基础,预计2023年10月可达到试生产条件。此外,为进一步夯实发展后劲,研究院还通过积极招引洽谈,储备了一批前沿性的中试项目。下步,研究院将对其中的16个优质中试项目进行分批实施,确保新一代多杀菌素、虾青素、抗炎抗肿瘤等技术先进、前景广阔的重点项目早日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取得更多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今后,围绕助力主导产业发展,济宁市合成生物创新研究院将继续对接国内重点高校院所尖端资源,分区域、分领域开展企业进高校、高校进企业“双走进”活动,引导前沿技术资源服务本地产业发展,打造技术转化与承接的“创新磁场”,更好的吸引“链接”企业、院校,实现技术创新在邹城经济开发区的大集聚、大突破,为助力邹城高质量发展,实现“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断贡献园区创新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