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面积大的企业,效益就一定高吗?“亩产论英雄”的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给出了否定答案。
在淄博经开区,工业企业是否属于“优等生”,不再由规模等指标简单判定,而是强化亩均产出与效益,通过创新评价方法,激发企业主体创新活力,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企业真正“变”起来、“干”起来、“活”起来,将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
为加快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深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我省于2019年12月4日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亩产效益评价工作。评价结果分为A类优先扶持、B类激励提升、C类整治提升、D类限制发展。
“对于被列入D类的企业而言,无疑是致命一击。B类、C类企业占全区企业总数的85%,但部分企业对评价结果无感,重视程度不高,提升改造的动力不足。” 淄博经开区亩产办负责人表示,淄博经开区针对区内部分工业企业亩产税收低、综合能耗高、转型升级主动性不强的现实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暂D”类评价等级及“暂D”类企业动态评价工作机制。
依托亩产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在原评价等级的基础上,将亩产税收低、能耗水平高、迫切需要提升的企业列入“暂D”类,同时要求企业提报《企业提升方案》,并根据实际整改提升成效确定最终评价等级。在评价等级分配上,采取减少B类和C类企业占比,扩大“暂D”类及动态评价企业覆盖面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重视程度。在参考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淄博经开区结合实际反复推敲,确定将亩产税收小于一定标准的企业列为暂D类及以下。最终,133家纳入评价的规上制造业企业中,87家企业被评为暂D类。232家纳入评价的占地3亩以上规下企业中,192家企业被评为暂D类。
2022年7月,评价结果公布后,企业顿时感到了压力。区亩产办咨询电话一度成为热线电话,办公室也变成了接待室。企业陆续就能级提升、技术改造、科技赋能、厂区优化美化、低效用地提升、品牌提升等做出发展规划及提升计划。三田装备计划未来三年工业生产总值每年提升20%,销售收入每年增长2000万元;中亘新材料计划实施年产4000吨3D打印金属粉末技术改造项目;亮剑陶瓷计划进行绿化改造提升,实现公园式厂区;三锐陶瓷提出科技赋能计划,研发费用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依托现有技术及科研成果计划申报20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力争申报认定专精特新企业……
作为区内首家建立企业数字化工厂和智能控制中心的建陶企业,统一陶瓷也出现在了“暂D”名单中。“我们迅速将发展思路聚焦在生产求提升、技术求突破、营销求转变上。投资2800余万元在原数字化生产线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并与陕西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投资500万元用于三明治复合墙体一体化烧结关键技术的研发,目前该项目已被列入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拟立项项目。”统一陶瓷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将在营销方式上找增量,打造智能化、数字化营销及网上展厅,实现营销方式的脱胎换骨。“2023年计划投资1500万元进行生产线环保升级改造,完成授权发明专利10项,在2023年末建成陶瓷行业智能化示范工厂,提供30个智能工厂技术岗位,力争到2023年工业总产值较2022年增长50%,为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智能工厂,省级瞪羚企业做足准备。”
一组数字可以印证该评价机制取得的成果。2022年,淄博经开区规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82.03亿元,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单位能耗产值较去年同期提高1889元/吨标准煤。科技赋能方面,45家企业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首次认定38家,较2021年增长35.7%;124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较2021年增长59%。企业能级攀登方面,15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企业新入选市“雏鹰”企业培育库,10家企业申报市级“瞪羚”企业。绿色工厂建设方面,1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2家企业获评市级绿色工厂,18家企业获评区级绿色工厂。
2022年12月20日,“淄博经开区首创‘暂D’评价机制激活传统产业提档升级”获省“亩产效益”评价改革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
“我们不是要赶走企业,而是通过综合评价体系,引导企业主动引入新项目、新投资,或采取其他形式,重焕发展生机,让企业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淄博经开区亩产办负责人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