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铁矿石跋涉万里抵达娄底经开区,经千锤百炼,由普钢蝶变为高强钢、汽车板钢、硅钢,成为相关产业的“钢筋铁骨”和“核心构件”;一项IC载板(芯片)封装干膜技术,五江高科攻克技术壁垒,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一枚电子陶瓷乘上新能源汽车“东风”,安地亚斯电子陶瓷坐拥专利71项,牵头制定动力电池陶瓷密封件国家标准……娄底经开区发力挺进“材料谷”,建设新材料科技创新引领区和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成为“关键词”。
近5年来,娄底经开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由703.75亿元增至1009.14亿元,四上企业研发投入从19.8亿元增至43.09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从38家增至87家,创建涟钢博士后工作站、涟钢院士工作站、国家精细电子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材料检验检测)、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中心华中分中心等4个影响力较大的创新平台。
“铁汉子”秀出“科技范”,娄底经开区做对了什么?且走进园区一探究竟。
挺进“材料谷”,产业升级势头足
技术创新推动产品更新迭代,延链补链强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这是娄底经开区深耕“材料谷”打出的“组合拳”。
从“钢铁”到“钢铁新材”,变的不止形态,更是价值。
钢材从涟钢出发,即刻“兵”分多路:经华安钢宝利、华菱安赛乐米塔尔等企业接力,升级为高强度汽车板,抢滩国内外一线汽车品牌市场;经菱峰实业等企业深加工及预处理,供货三一中兴液压油缸等机械制造产业;经中厚机械等企业延伸,形成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经高强钢项目智能车间再加工,变身机械用高强钢、耐磨钢等高端品种,全面替代进口,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上,伴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巨擘走遍全球。
硅钢作为钢铁产业“皇冠上的明珠”,一出场就占据C位。
涟钢具备600万吨以上的硅钢热轧基板产能,是国内最大硅钢基料供应商;浙湘高牌号硅钢项目一期建成投产,项目二期顺利开工;乐立保电力年产6000台(套)高效节能变压器开工建设,园区硅钢基料-成品-终端产品的产业闭环逐步形成;占地8000亩的硅钢产业园全速推进,产业“航母”蓄势起航。
“先行一步”即是“领先一步”。据统计,娄底经开区目前投产、在建项目至“十四五”末将形成300万吨硅钢产能,并积极布局硅钢分条及冲片、叠片和铁芯制造、中小型电机生产等“高精尖”全产业链发展,中南地区最大“硅谷”指日可待。
除钢铁新材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基础材料等新兴产业也实现蓬勃发展,涌现五江高科、安地亚斯、博盛新材等一批重点企业,形成百亿产业规模。
2022年12月,娄底市举行第三批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在娄底经开区项目现场,投资80亿元的湖南奥蓝新材料项目等顺利开工,投资20亿元中部智造工程机械零部件项目、投资10.7亿元的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项目(二期)顺利竣工,“材料谷”版图急速扩张。
“材”堪大用,娄底经开区作为娄底市“材料谷”建设“主战场”,2022年完成“材料谷”产值983.84亿元;引进项目85个,合同引资316.8亿元,其中投资80亿元的项目2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都是“材料谷”项目。
提升“创新力”,市场主体活力足
湖南五江高科技材料公司攻克了应用于半导体封装领域的“IC载板(芯片)封装干膜技术”,实现国家关键技术的从无到有,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获2022年省创新创业大赛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第一名。
何谓颠覆性技术?科技部将其定义为“可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技术。
“IC载板(芯片)封装干膜曾只有美国、日本等国家生产。经过团队持续的自主研发创新,产品技术参数和应用能力得到颠覆性改变,成功填补国内空白。”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桂平介绍,二十年筚路蓝缕,从技术、核心材料“卡脖子”,到拥有30多项专利技术和数百项先进技术,如今五江高科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感光干膜智能化单体制造工厂,为国内80%以上的PCB上市企业以及多家全球PCB前十强企业提供产品。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小巨人”企业从诞生之初便被打上诸多实力标签:专注细分市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
“要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必须培育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小巨人’企业。”转型之初,娄底经开区思路明确。经过多年引导、鼓励和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汇聚成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新“生力军”。2022年,10家工业企业通过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证和复核。园区拥有省级及以上“小巨人”企业达到28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企业6家。
站上新能源汽车风口,娄底市安地亚斯电子陶瓷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小巨人”企业,顺势腾飞。十余年来,该公司相继开发出动力电池陶瓷密封正负极、高压直流继电器陶瓷、新能源直流熔断器陶瓷、直流功率电阻、传感器陶瓷芯体、航空航天陶瓷接插件等产品,其新能源直流继电器陶瓷壳体获评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独木难成林,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同样依赖“规模效应”。娄底经开区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围绕“卡链处”与“断点处”一体攻关,提升全产业链创新水平,目前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个、省级研发机构26个。2022年,园区研发经费43.09亿元,同比增长11.23%。
娄底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寄忠:“园区将逐步构建以制造业单打冠军企业、小巨人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力,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有的放矢’、产业发展‘更上层楼’。”
打造“生力军”,人才强区动能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将以‘人才强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园区科技创新水平。“娄底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肖雄杰说得斩钉截铁。
2022年,娄底市发布人才新政“36条”。娄底经开区抢抓机遇,聚焦“材料谷”建设,明确人才引进和培育重点任务,计划在全球引进或对接100个领军人才。
2022年5月22日,“智汇潇湘·才聚娄底”2022年度娄底市招才引智活动招聘会在长沙举行。涟钢、VAMA等一批“材料谷”企业纷纷打出“招才令”,向高精尖人才抛出橄榄枝。“此次发布的岗位是公司急需的高学历的研究型、技术型人才,尽管需求门槛高,一上午也收到了10余份简历。”VAMA相关负责人说,“有力的引才政策给了人才信心,也给了企业信心。”现在,VAMA人才队伍平均年龄35岁,拥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人,国家级和省部级评审专家2人,博士5人,硕士30余人,正高级职称人员2人,副高级职称26人。人才推动,VAMA近5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120%。
新出台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和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扶持政策,对新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产业领军人才、省级产业领军人才,分别给予最高150万元、80万元、50万元奖励补贴。对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及团队可采取“一事一议”“即来即议”方式,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或最高1000万元项目资助。
连续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娄底经开区技术能手”评选等活动,培养了大批“工匠”队伍,在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屡获佳绩。
探索建立区级领导定点联系高端人才服务和驻企人才专员服务制度,为人才提供贴心服务。规划建设三处人才公寓,投资1.15亿元,建设678套住房,为园区人才“筑家”。
娄底经开区立足校企融合,支持园区企业与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支持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等本地高校开办“订单班”,实施万名企业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薄板深加工、汽车、装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相关技能人才。
目前,娄底经开区产业研发人员3340人,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结构合理,竞相发力。“材料谷”钢铁新材领域40余项重点产品替代进口,液压油缸之都渐行渐近,安地亚斯、五江高科、三泰新材等小巨人企业新品迭出。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李中声 王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