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高新区立足自身优势,着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环境优化、知识产权强区、产业科创赋能“五大行动”,不断提升高新区“双创”水平,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双创”升级版,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科创基础持续增强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增主体,小升高,科升高,招升高”的创新主体梯次培育机制。
一是做大主体基数,为创新主体培育打基础。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倍增行动,以“双创”为工作抓手,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工作,2022年,楚雄高新区净增市场主体3128户,其中企业1083户,高新区各类市场主体达22318户。
二是强化政策引领,为创新主体培育强保障。制定《楚雄高新区支持科技创新推进高质量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当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当年省级库的培育企业、当年入库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0.2万元的奖励。
三是强化帮扶指导,为创新主体培育强服务。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培训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机构座谈会、高企培育和研发投入专题培训会等专题培训,组织参加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专家团队“一对一”专题辅导会,形成了分类指导、专业服务、踊跃申报的良好环境。随着楚雄高新区创新主体培育工程的深入实施,楚雄高新区创新主体数量不断增加,培育体系不断健全。2022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户,为历年之最,目前,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8户,占全州比重达47%。
二、实施创新平台建设行动,科创体系日臻完善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紧盯主导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按照“引培并举、多向发力、分类建设”的方针,推动双创平台建设。
一是搭建产业创新平台。依托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能源环境等领域科学布局,建设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各类产业技术类平台,摩尔农庄与江南大学等合作筹建的“植物蛋白与植物油脂产业创新研究院”入选云南省2022年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名单。
二是培育双创孵化载体。通过自主引导、合作共建、培育升级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孵化器载体。成立楚雄高新领创科技有限公司,申报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国科元、八戒科技等企业,合作建立中科(楚雄)创新中心、八戒(楚雄)产业创新中心等孵化平台。2022年,楚雄州彝人古镇特色文旅产业创业孵化园区被评定为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三是建设公共服务机构。围绕重点产业需要和技术服务需求,着力打造和建设一批标准创新、成果转化、公共检测等公共服务机构。通过双创平台建设行动的深入实施,楚雄高新区科创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工程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重点实验室、评价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数达23个,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省级以上孵化平台达6个,通过CMA、CNAS认证的第三检测机构达2家。
三、实施创新环境优化行动,科创氛围不断优化坚持“金、财、智、活”四字方针,全面营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双创环境和科创氛围。
一是强化金融服务支持,优化科创融资环境。全力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在全省率先推出科技金融新产品“创新指数贷”,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将企业创新能力有效地转化为融资资本,累计向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04亿元。
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优化科创政策环境。与省科技厅、楚雄州人民政府共同设立联合专项资金,支持楚雄高新区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年投入资金达2000万元。制定“科技十条”,并将科技创新奖励扶持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近三年,共计兑现资金2441万元。
三是集聚创新创业人才,优化科创智力环境。“外引内培,刚柔并济”,积极引进院士(专家)、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119人,推动本土人才培养,申报认定兴滇英才、云南省知识产权人才、彝乡英才等各类人才47人,加大科研助理岗开发力度,2022年,开发科研助理岗240人,完成预期目标的120%,得到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充分肯定。
四是积极开展双创活动,优化科创氛围环境。积极推动各类企业参加“双创”活动周、“中国品牌日”、“创响中国”、“创新创业之星”、“创翼云南”、“云南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重要活动赛事,举办楚雄高新区首届创新创业大赛。
四、实施知识产权强区行动,创新活力充分激发着力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五位一体”工作格局。
一是聚焦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打造知识产权密集型园区。支持可研院所和各类市场主体,紧盯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推动园区一批重点技术形成专利。2022年,全区授权专利423件,1项发明专利取得PCT国际专利授权。
二是聚焦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打造知识产权转化新样板。推动商标运用,“盘龙云海”、“老拨云堂”、“云泉酱园”等驰名商标及中华老字号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支持企业以许可、转让等方式引进专利,大力推进企业专利生产性转化。
三是聚焦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打造知识产权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开展“蓝天行动”,打击专利非正常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持续推进“区警企”联动,在商投启点空间创业园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维护企业知识产权权益。
四是聚焦知识产权高水平服务,打造知识产权服务新高地。引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4家,为企业提供咨询、代办等专业化服务;建立知识产权特派员和专家库制度,面向全国遴选知识产权专家27人,选派知识产权特派员5人,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提供知识产权智力支持。
五是聚焦知识产权高效率管理,打造知识产权机制创新区。建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行业自律、机构自治、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管理新机制,提升全区知识产权管理水平。通过知识产权强区行动的深入实施,楚雄高新区被确定为全省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全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数达12户,位居全省开发区首位。
五、实施产业科创赋能行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把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赋能作用,形成良好的产创机制,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建设。
一是以“产创融合”赋能,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围绕打造“滇中药谷”,建设全省化学仿制药基地的战略部署,以产业链和创新链“产创融合”为核心,引项目补短板、培企业强链条,引进苏州海景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研发中心,云南药科院化学药液体制剂全剂型产研基地、云南华派年产200吨高端原料药及中间体等一批项目,打通了“CRO+CDMO+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的化学药全产业链,2022年,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营收达70亿元。楚雄高新区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彝族药)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是以绿色创新赋能,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集群。锚定双碳目标,积极推动能源结构调整,推广余热利用、集中供热、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等绿色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硅光伏新材料和绿色铜新材料产业。宇泽、晶科等国内知名光伏新材料头部企业入驻高新区,滇中有色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延链补链升级改造项目开工建设,2022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48亿元,增长42%。
三是应用场景赋能,打造数字经济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结合高新区实际,不断丰富智慧出行、智慧物流、智慧政务、智慧生活等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应用场景,培育了楚雄州最大的本土城际、城乡网约车平台“彝州出行”,最大的本土美食平台“楚雄优选吃货网”,多维视觉技术领域前沿企业特可科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