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研发四大技术体系 实现旱作区地力、水肥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协同提升

   2023-03-23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81
核心提示:内蒙古自治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科技成果“北方农牧交错区旱作农田绿色种植与丰产增效技术及应用”,采用不同方式将旱作农

内蒙古自治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完成的科技成果“北方农牧交错区旱作农田绿色种植与丰产增效技术及应用”,采用不同方式将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土壤生态培肥等技术有效集成,研发了适水保墒种植、限量补灌增效、促控高效施肥、秸秆促腐还田四大技术体系,集成了区域旱作农田绿色种植与丰产增效模式,解决了旱作区养分供需不平衡、肥料和秸秆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截至目前,技术及模式已在内蒙古、甘肃和辽宁等典型旱作区推广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推广面积达1850万亩,新增效益近38亿元;降水利用效率提高42.5%,作物水分利用率提高13.8%,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7.5个百分点,主要作物增产10%~15%,创建了适宜阴山北麓、黄土高原、燕山丘陵和大兴安岭沿麓旱作农田绿色种植与丰产增效技术模式,实现了旱作区地力、水肥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的协同提升。成果验收专家组认为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方农牧交错区也称半农半牧区,土地沙漠化程度较重,受气候等因素影响,作物产量低而不稳。针对北方农牧交错区气候干旱冷凉,水肥资源利用率低、土壤质量下降和农业生产水平低等生产问题,我国旱作耕地面积占到全国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产出粮食总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5%以上,旱作农业日益成为我国农业种植主体方式,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北方农牧交错区横跨内蒙古、甘肃、山西、辽宁等9个省(区)的106个县(市),属于生态脆弱带和生态敏感带,其中旱地约占耕地的3/4,是我国北方防止土地荒漠化的第二道屏障,同时作为旱作农区主体和重要商品粮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为自治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联合了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部分盟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及农科院所等单位,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自治区科技计划、自治区自然基金、自治区财政推广和成果转化等项目支持下,开展了近10年的多点位田间试验与技术示范的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