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近三年,常州把加强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市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1项,争取经费8866.32万元,常州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连续三年实现立项数和经费数稳步增长。
大学成为“主力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开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经费的多少,可衡量高校院所的科研创新能力。
2022年,由常州大学任玉荣教授团队领衔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多场耦合下高比能电池正负极表界面三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正式获批立项,实现了常大在该类型项目上的突破。
该项目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稳定性提升中的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项目成果有助于奠定多场耦合材料界面研究理论基础、突破高比能宽温度动力电池产品的续航能力和运行安全等技术瓶颈,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2020—2022年,常州本地高校成为获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主力军”,立项数为197项,约占全市的82%。其中,常州大学排名第一,三年来立项104项,占本地高校的52.8%;其后依次为江理工、常工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尤其是常工院,连续三年翻倍增长,2022年立项17项,该年度列本地高校第二。
青年人才“挑大梁”
1983年出生的李成博士,曾入选“东吴学者”计划,目前是常州工学院“延陵学者”特聘教授,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去年,由李成主持的“旋转压电复合微圆板的非线性振动与稳定性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他的研究项目提出新型压电金属陶瓷复合微纳结构,通过理论建模、数值计算、实验反馈研究其非线性振动与稳定性,以满足微纳机电系统中旋转部件大变形、变转速等高要求,优化复合微纳结构物理模型并提高机电转换效率。
“在高等院校里,青年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国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基金项目从申请阶段的大量文献调研,凝练科学问题,构思研究框架,撰写申报书并反复修改与完善,到立项后开展具体研究,包括理论建模、推导计算、优化反馈、实验验证、工程应用等,挖掘研究课题中的创新性成果,再到写论文、投稿、修改和发表,最后总结项目研究,提炼核心创新点,完成基金项目验收,整个过程对个人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李成说。
据悉,该市在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面,青年人才“挑大梁”,发挥了主要的科研基础研究作用。近三年,全市争取青年科学基金157项,占全市65.15%。其中,高校青年人才共争取青年科学基金132项,占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的67.1%。2022年,常州大学、江理工、常工院的青年基金本校占比均达到了75%左右。常工院三年来青年基金本校占比高达83%。
部分医院立项实现突破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队伍中,该市各大医院的研究团队纷纷加入,捷报频传。
去年,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获得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其中2个面上项目,6个青年项目。由该院副院长蒋敬庭申报的“IL1R2促进Treg细胞介导肠癌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的作用机制”项目,旨在为提高肠癌免疫治疗疗效提供新策略。此外,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武进人民医院实现立项项目零的突破。
武进人民医院严永敏团队负责申报的“外泌体LIMA1在肝纤维化诊疗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项目,分析联合诊断标志物的肝纤维化诊断效能。该项目将为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液体活检标志物,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据统计,近三年,常州市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为39项,占全市的16%。其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排名第一,三年来共争取24项,约占全市医院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61.5%。
来源:常州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