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福建:转型“三重奏”——速度与质量并驾齐驱的上杭产业发展观察

   2023-02-16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63
核心提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放眼全国县域经济竞速赛道,不少城市因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放眼全国县域经济竞速赛道,不少城市因资源而兴,亦因资源而衰。如何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居安思危培育、塑造新的发展动力?近日,记者走进老区上杭一探究竟。

从县城城郊一路向北,记者驱车连续采访了上杭三大工业园区:金铜新材料产业园、白砂新材料科创谷、蛟洋省级化工园。从地图上看,三大园区从上杭西南纵贯上杭西北,三点成线,串起当地产业发展链条。

在这条工业走廊上,锂电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崛起,撑起了上杭的产业“脊梁”和未来。

开辟新赛道

资源衰竭期仍实现经济“加速跑”

新春伊始,科创谷内建设正酣。刚投产不久的紫金锂元一期项目,春节期间全力保障安全环保,生产线保持平稳运行。

“紫金锂元是省重点项目,去年4月份开工、12月投产,达产后年产2万吨正极材料,产值30亿元,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上杭速度,全部建成后规模可达10万吨,产值超150亿元。”科创谷筹建办副主任陈冬华自豪地说。

记者了解到,一期规划3000亩的科创谷已“无地可用”,用当地干部的话说就是“刚开张就没地了,项目都谈好了”。

科创谷为何抢手?“我们坚持社会化建设模式,由县属国企兴杭国投的全资子公司开发建设,后期引入专业团队共同运营,并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金,推动资本人才产业深度融合。”陈冬华说,预计5至10年,科创谷将打造锂电、半导体等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链条,“未来上杭的新动能在科创谷”。

“金矿基本采完了,现在以采铜矿为主。”紫金山常务副矿长王培武介绍,虽然紫金山面临资源衰竭问题,但是上杭经济增速连续五年排名龙岩第一。

在资源衰竭期能够实现经济“加速跑”,记者在采访中感受到,这与上杭县居安思危,前瞻性布局以锂电池材料、半导体材料为主要方向的新材料产业,全力开辟新赛道,密不可分。

早在5年前,上杭就前瞻性布局新材料领域,吉利、巴斯夫、宁德时代、传化、贵州磷化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产业项目陆续聚集,推动上杭经济华丽转身,2022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43亿元,近3年年均增速超过50%,成为发展主要引擎。

锂电新材料、半导体新材料、循环产业正红红火火,近两年上杭县又悄然开始布局储能产业,谋求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记者在科创谷看到,备受关注的龙净储能项目也在做开工的最后冲刺。“以紫金锂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为牵引,白砂新材料科创谷孵化了龙净储能等一批重点项目,着力打造上杭经济新引擎。”陈冬华说。

循环低碳,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是上杭跑出的另一条新赛道。

蛟洋工业区管委会一楼大厅的电子屏幕上,产业链“树状图”清晰可见。管委会副主任陈星炜详细介绍了园区如何“循环”起来,打造出3条产业链:一是依托年产40万吨阴极铜、20吨黄金和400吨白银等资源,发展铜及贵金属加工产业链;二是依托年产100万吨硫酸资源,引入贵州瓮福集团磷精矿和周边萤石矿资源,发展锂电新材料和半导体新材料产业链;三是依托紫金铜业年产60万吨含铁尾渣、1万吨固体危废和瓮福紫金150万吨磷石膏等资源,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和有价物质回收产业。

“这些相互关联的产业,形成了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陈星炜表示,目前园区企业上下协作,满负荷运行,资源利用上实现了“吃干榨尽”、变废为宝。蛟洋工业区的“循环”实践,也为其赢得了省级循环经济园区、省第二批绿色园区的荣誉称号,成为我省循环经济园区发展的标杆。

在上杭县采访,一种“全力以赴、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扑面而来:有招商任务的干部人手一册招商图谱,对全县每个产业“现在有什么、下游能做什么、未来能发展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精准谋划强链、延链、补链,不断开辟新的赛道。

塑造新优势

以人才和创新为重要战略支撑

上杭地处闽西南山区,区位条件并不占优。那么,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何而来?

“资源型地区因资源而兴,往往也因资源而衰,摆脱资源依赖,走上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才是上杭的根本出路。”对此,上杭县委书记王波十分清醒。

走进蛟洋工业区内的德尔科技全资子公司天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只见一罐罐含氟电子气体、湿电子化学品整箱待发。“含氟电子气体和湿电子化学品都是半导体芯片的前端材料,纯度分别达到99.9999%和99.9999999999%,成功解决芯片制造中刻蚀、清洗环节的卡脖子问题。”德尔科技董事会秘书、董事长助理林德荣自豪地表示。

从2007年开始,德尔科技先后精准引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台湾(巴斯夫、杜邦)、浙江大学等6个人才团队,成功研发、生产出电子化学品领域13个关键卡脖子材料,以颠覆性技术创新填补国内半导体关键材料领域空白。目前,集团已完成B轮融资,估值175亿元。

德尔科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上杭企业重视人才、重视创新的一个缩影。2022年3月,在科技部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中,德尔科技获总决赛最高奖,是我省唯一获奖企业;今年2月下旬即将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上,来自上杭的晶旭半导体成为入围全国总决赛的我省两家企业之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上杭县县长罗剑表示,县财政将继续每年投入50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攻关和平台建设,建设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持续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同时,紧盯行业风口,用好5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金,发挥县属国企拥有1300万吨碳酸锂资源效益,赢得发展“先手棋”“主动权”。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上杭产业发展已来到了山腰,如何勇攀高峰、抢占山顶?罗剑表示,上杭将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延伸拓展金铜产业,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围绕下一代半导体、光刻胶、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快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以创新资源集聚推动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力争金铜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上杭依托资源但不依赖资源,坚持主动转型,大力发展制造业、新兴产业,对紫金山金铜矿的财政依赖下降至6.5%,对紫金矿业集团的财政依赖也已从十年前的80%左右,下降到如今的40%左右。

“2012年到2021年,上杭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0.3%,位列全省县域第一,是我省县域经济中位次提升最多的县份。”当地干部群众自豪地说道。

催生大“裂变”

优势产业与新兴领域齐头并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上杭因国企而兴,也深知国有资本、优势产业在过去和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性。

上杭的特色资源,是紫金山金铜矿。上层是金矿、下层是铜矿,紫金山也被形象地称为“铜娃娃戴着金帽子”,是当地人的致富“金娃娃”。

30年来,上杭县紧抓这一特色资源,以紫金山为龙头,大力发展矿产冶金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出从资源开发到冶炼产品、精深加工,再向终端应用产品衍生的、较为完整的千亿级金铜产业集群。数据显示,金铜产业产值从2005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316.7亿元、增长73倍、年均增长28.7%,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7家、纳税24.9亿元,成为全省千亿产业集群和闽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如何巩固优势产业?

上杭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每季度听取一次紫金矿业工作专题汇报,研究解决重大事项,已成为工作惯例。而作为紫金矿业的大股东,上杭县充分授权,主要把方向、管干部、守底线,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不代替企业做事务性决策。

上杭县鼓励紫金矿业在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同时,加大本土投资,立足上杭产业基础,发挥龙头效应,参与“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工程,进一步完善金铜、新材料的产业链条,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为县域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春节假期刚结束,在上杭汀江大厦基金聚集区,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林聪就和团队成员围坐一起,谋划推进新一年工作。自挂牌成立以来,基金集聚区已有26家私募股权公司进驻,资金规模达115.4亿元,带动一批优质企业落户上杭。

“我们将持续加强在金铜和锂电、半导体等新材料产业的投资,放眼全国,把更多好项目引入上杭。”林聪介绍,未来公司将以打造产业资本投资平台为核心发展战略,以产业直接投资和基金股权投资的双轮驱动为抓手,不断拓展和加强上杭核心产业、新兴产业的广度与深度。

在上杭“三点一线”工业走廊,紫金矿业、兴杭国投等县属国有企业采用“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主导建设金铜新材料循环产业园、新材料科创谷,引来了一大批上下游企业。

当年动工、当年投产的火热场面,在上杭工业走廊上比比皆是。以用地为例,2021年上杭报批土地约6100亩,占龙岩全市一半;2022年报批6193亩,占龙岩全市48%,全省排名第四。

产业裂变,勇争上游;老区不老,风华正茂。

在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度榜单中,上杭县连续7年冲进经济实力“十强”县(市),位列第七。去年,上杭首次入选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国97个原中央苏区县中唯一入选,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探索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上杭经验。

“我们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力支持紫金矿业和兴杭国投等县属国企做大做强,以此引领和撬动民营企业发展,推动要素聚变,实现产业裂变。”王波表示,上杭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努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加快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特别是把产业“蛋糕”做大做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全力打造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县域样板。

(来源:福建省科学技术厅门户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