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争先进位,着力推进科技型企业“双倍增两转化”。切实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聚力培育科创企业森林。通过“三个一批”,即“双招双引”引进一批、“千企升级”提升一批、“创业孵化”培育一批,加速推进高新企业“规模化”和规上企业“高新化”,确保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双倍增”。通过“三个联合”,即联合税务部门建立联席培育机制,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指南;联合经信部门建立联系重点企业机制,推动企业向高端、高质和高新方向转变,目前全市上市后备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县(市)区、开发园区建立联动机制,做到“面对面”帮扶,“点对点”培育,切实推进科创企业扩量提质增效。2023年全市第一批拟参加高企申报企业300家左右;2023年以来,全市已登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89家。
二是拉高标杆,着力推进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全覆盖”。按照宣城市委市政府“追赶江浙、争先江淮”要求,坚持用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2023年全市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无创新成果申报的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三清零”。市政府建立“月简报、季通报”制度,按月分季调度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工作进展。市科技局牵头制定《宣城市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三清零”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摸清底数,实行“明白人”包保制度,按照“统一组织、部门协同、县区为主、分类帮扶”原则,做到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一一对应、全部覆盖,指导账表“应建尽建”、费用“应报尽报”、数据“应统尽统”。2023年以来,全市已开展惠企政策、研发统计培训9场,培训各类企业人员3000余人次。
三是结果导向,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有组织有成效”。遵循科技规律、市场规律,坚持以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有组织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按照宣城市委、市政府“抢先机、拼经济、扩消费、惠企业”10条举措,将2023年一季度确定为宣城市科技成果转化季,开展技术交易撮合、技术供需对接、科技金融支持等服务,2023年1-2月,全市对接产学研用合作项目82项,同比增长43.7%;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21.39亿元,居全省第3位。高标准办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活动,积极做好2023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相关筹备工作,已征集签约项目21项、技术需求45项、展览展示成果12项。2023年3月25日-27日,安徽“双创汇”活动走进宣城暨“科大硅谷”宣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四是系统谋划,着力推进科技服务治理“全过程高效率”。强化涉企政策引导,开展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实施对科技服务事项流程再造,在安徽省率先发布动态“最多跑一次”清单,让企业办事“零跑腿”,宣城市创新环境在2022年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中,排名全省第5位,创新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上升。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优化改革,统筹全市各类科技项目资金,汇聚各方力量,合力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科技企业特派员制度,选派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目前已为企业匹配“科技副总”21人。建立联系服务企业队伍,2023年以来已服务企业7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