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这一年——科技管理部门篇

   2023-03-31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
68
核心提示:科研经费是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燃料和助推器,用好花好方能激发创新活力。2022年6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

科研经费是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燃料和助推器,用好花好方能激发创新活力。

2022年6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改革完善内蒙古自治区本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受到科技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一年来,随着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全区上下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参照《实施意见》精神,聚焦科技政策落实,统筹推进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落地见效,激发创新潜能,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开源 各地改革亮点呈现

抓深化,谋落实,自治区大力推进科研经费改革向全区纵深发展,着力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带动各地科技管理部门持续优化完善配套措施,政策密集落地,有力保障科研经费改革落实落细。

《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后补助管理办法》《鄂尔多斯市财政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鄂尔多斯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管理办法》......一系列“政策包”的出台,让鄂尔多斯科研经费改革“落地开花”。

“下放该放的不犹豫,管住该管的不松手,在‘放管服’的同时,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鄂尔多斯市科技局资源配置与管理科科长张智勇介绍,为解决企业不敢投、不愿意投等情况,鄂尔多斯突破先立项再自筹的限制,鼓励企业先行研发投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比如企业在项目立项前6个月大额购入设备可算项目自筹资金,解决企业配套资金不足难题,全力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从盟情实际出发,强化政策制定和出台,推动我盟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方式改革和创新,确保上级政策落地落实。”兴安盟科技局局长赵青松说道。

在激活力上下“硬”功夫,在扩范围上下“真”功夫。兴安盟出台《关于改革完善兴安盟本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实施意见》,将自治区、盟本级全部科技专项资金纳入专户管理,统筹拨付,进一步提高资金拨付进度,为企业项目有序实施提供重要保障。同时,进一步扩大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在全盟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载体获得的奖励性补助资金项目中推行经费包干制,不再编制项目预算,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以“人”为本  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

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流砥柱”。各地科技管理部门在减科目、放权限、重激励、强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落实‘经费服务于人’的理念,是《实施意见》的基本遵循和鲜明主旨。”通辽市科技局局长白斯勤认为,“在放权”“松绑”“减负”的同时,努力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服务,让科研人员切身感受到创新环境的真情暖意。

通辽市科技局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加强跟踪指导,开展“企业大走访大宣讲”活动,走访调研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200余家企业开展“面对面”辅导和“点对点”服务,让政策红利更快、更直接惠及科研一线,增强科研人员获得感,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只有放开科研人员手脚,才能让他们充分去搞科研。鄂尔多斯改革突出以“人”为本,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管理自主权,允许绩效奖励支出按项目实施进度发放,将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的其他科目费用调剂权全部下放给项目负责人;试行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不设科目比例限制;明确后补助资金用于科研项目、科研机构建设支出,以及标准研制、技术转移等与科技创新活动相关的费用支出,奖励个人的由受奖人自由支配。

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资金量的提升也反映出科研人员对于研究工作积极性的提高。2022年,巴彦淖尔市共争取中央、自治区各类科技专项资金9645.5万元,支持项目120项,分别较上年提高了6.07%、21.22%,其中由企业牵头实施的项目占比达到89%,支持财政经费资金占比达到63%。

开通“直通车” 让经费拨付更“快”到达

科研经费是科研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实施意见》明确,改进科研经费拨付机制,加快推动实现对下转移支付单独调拨、单独清算的管理模式,实现科研经费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允许项目承担单位将“标识科研项目资金”的资金,拨付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推动加快拨付支出进度。

为避免科研项目“等米下锅”的情况,自治区探索完善拨付流程,全面开通科研项目经费“直通车”,确保科研经费拨付环环相扣,减少在途时间。

探索实施盟市拨付“直通车”是落实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精神的重要举措。同时,为切实加快自治区科技专项资金拨付进度,提高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效率,自治区科技厅综合运用月调度,通报报告等机制,实行台账管理,督促推动盟市压实主体责任,保障资金及时准确到位。

作为区内首批直拨机制试点城市,乌海市探索推动资金直拨常态化、制度化,2022年下达乌海市科研资金4220.4万元,推动专项资金拨付率达到100%,为科技企业按期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提供坚强保障。

“通过‘直通车’快速下达,让项目单位及时享受到鼓励创新的改革红利。”巴彦淖尔市科技局局长杨焕枝介绍,2022年自治区下达巴彦淖尔市“科技兴蒙”行动重点专项资金5000万元,在市科技局与市财政局的积极协调、共同推动下,该专项资金由以往的“属地管理拨付”改进为“直接拨付”,在指标文件下达后,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至项目单位,让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