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8点10分,从黄河入海口城市--山东省东营市东城出发,沿着花木青葱的南二路进入宽阔的疏港公路,穿行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利临港产业园区,一路上大型运输车辆川流不息……约40分钟后,来到东营港广利港区通用码头二期工程的施工现场。抬头望去,码头灯火通明,挖掘机、履带吊、打桩船等“大家伙”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橘黄色的工装在灯光和海面的映衬下格外鲜艳。亮如白昼的工地上,“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标语特别亮眼,数面鲜红的党旗、队旗风展如画……在这里日夜鏖战、战风斗浪的是大型央企--中交天津航道局的一支“劲旅”。“混凝土一旦开始灌装,中间就不能停。我们人员、机械三班倒,要把因为新冠疫情、恶劣天气等原因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这项山东省重点工程建成全国一流码头,交出一流的工程答卷,我们有这个力量,更有这个信心!”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东营项目负责人韩健表示。目前,堆场贫混凝土摊铺、堆场连锁块铺设、大管桩打设、前承台混凝土浇筑正在紧张有序进行。预计到6月30日,两个万吨级泊位按时完工交付使用,向党的生日“七一”献礼。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利港不仅有地质成熟的“桥头堡”,还有大面积连片的低成本港口腹地,港口紧邻中心城区,产业基础雄厚,具备发展海上风电装备产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山东省三大海上风电建设基地之一,不久前,天航公司以“大抓基层能力建设,提高科技创新水平,齐心协力推动全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主题的年度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全公司各项目部40余名总工程师汇聚观摩、对标和交流。
近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向海图强、向“风”借力,按照“以能源开发带装备产业、以装备产业促能源开发”思路,高标准布局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规划建设,全力推动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延链补链集群发展,聚力打造一个以海上风电为主体、多能互补联动发展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广利临港产业区已签约落地项目25个,总投资247亿元;在谈项目39个,总投资284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5个,央企、上市公司占比70%。一个现代化的新型的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发展已全面起势。
“建设二期通用码头事关整个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发展全局。一个风电设备翼长100余米、单体直径6米多,没有海路码头出不去、进不来。眼下,开工达产的园区落户企业正眼巴巴地盼着码头早建成、早使用。”东营市广利临港产业园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闫松介绍说,有二期码头新建的2个万吨级通用泊位的加持和赋能,风电园将一举突破瓶颈,跨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目前,中交天航局东营项目部把“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落实在大干苦战中,以“满弓”的姿态勇向前、争一流。东营,这个“入海口”城市将拥有新的“出海口”,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