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烟台黄渤海新区激活人才“引擎” 打造留才“磁场”

   2023-04-13 烟台黄渤海新区
83
核心提示: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眼下,烟台黄渤海新区正着力打造引才留才“强磁场”,将人才资源转化为赋能城区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眼下,烟台黄渤海新区正着力打造引才留才“强磁场”,将人才资源转化为赋能城区高质发展的“第一动能”。

“春风行动”助力“职”达到企

3月30日上午,驻烟高校专场招聘会暨新青年人才发展论坛活动在自贸区国际人才港圆满举办。活动将论坛分享与招聘会创新结合,共邀请区内129家企业,开启“线上+线下”投递简历通道,方便驻烟高校或有意向返烟的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本次活动共提供优质岗位2635个,入场求职者达1200余人,供求双方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75人。

这只是新区引才促就业工作的冰山一角。为有效引导各类求职群体在区就业,黄渤海新区人社局搭建政府、企业、人才三方交流有效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各类专项招聘会。“今年一季度,共开展各类招聘服务活动35场次,服务企业2820家次,发布岗位信息12398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7.15万个,服务全市各类求职人员6.98万人次。”黄渤海新区人社局就业促进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黄渤海新区还不断优化招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健全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推动高质量就业。“4月份,我们计划针对各类就业群体、不同行业开展市场招聘活动10场,同步举办民营企业服务月专项活动,助力辖区民营企业用工和发展。”该负责人介绍。

“域外引才”吹响招才“集结号”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日益旺盛,黄渤海新区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需求,深入开展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技能人才的招引工作,组织“百企进百校”“名企名校行”等系列巡回校招引才活动,助力区内企业精准、高效引才。

3月初,黄渤海新区2023年首场组团赴外校招引才直通车开进青岛站,先后在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科技大学举办烟台名企专场招聘系列活动,打响组团春招的第一枪。“我们根据企业引才需求和意向引才院校,本着助企服务初心,统一包车,开展靶向引才。”据介绍,本次活动精心组织辖区富士康、正海、荣昌、艾迪精密等33家重点企业参与,累计提供岗位信息280余条,共接收简历1366份,其中,研究生简历512份,本科生简历854份,达成初步就业签约意向256人次。

“本次春招,我们共计发动辖区360余家企业组团赴青岛、威海、济南、淄博、东北线、西北线开展‘百企进百校’‘名企名校行’等系列招聘活动20次,组团外出开展校园专场招聘会12次,吸引了更多青年人才来区发展、安居,为推进黄渤海新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该负责人说。

人才政策打造留才“加速器”

“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不但可享受3年3600元到3.6万元的生活补贴,如果要购买商品住房,还可以享受1万元到2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这个政策挺有吸引力。”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王明雪表示,有“实招”的政策更能吸引自己留下就业生活。

据了解,黄渤海新区今年第一批引进人才生活和购房补贴已审核发放,其中引进人才生活补贴市区两级共发放575.76万元,惠及433人;引进人才购房补贴共发放699万元,惠及124人。

人才引进来,就要留得住。近年来,黄渤海新区陆续出台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补贴政策,并持续推进大学生实习见习等工作。“我们要把优秀人才聚集到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来,为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力。”黄渤海新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审核通过235名见习人员上岗锻炼,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9.97万元,为区内226家企业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504.3万元,涉及毕业生3362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