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设共享治污设施。5种水质调节池,每个池深8米,装饰材料、线路板、金属表面处理等行业生产废水分类排入,进行分质收集、分质预处理……日前,位于遥观镇前杨工业园的集中式工业废水预处理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日处理工业废水能力为2000吨,将惠及150余家企业。包含集中式工业废水预处理项目在内,当前,常州经开区已建成4个“绿岛”项目,在建2个“绿岛”项目。通过引导市场主体建设共享型环保设施,降低中小微市场主体治污成本。
二是编制环境管理“绿皮书”。作为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常州经开区乡镇企业较多,部分企业产业结构偏重,生态环保理念跟不上高质量发展要求。一边是企业成长进步的需求很大,一边是生态环境部门人手有限,工作人员无法挨个上门指导。为了破解这一困局,去年6月,区生态环境分局编制了《环境管理指导手册》(简称《手册》),让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有法有据可依。《手册》从管理体系、环保手续、环保设施、日常管理、应急措施、绿色金融等8个方面,梳理了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解读了生态环境政策。这本32页的‘绿皮书’,以图多文少、简明扼要的形式,总结提炼了企业在生态环境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建议采取的应对举措。
三是强化环保思想培训。科普环境法,局长上讲台。去年以来,汪传军、张庆等区生态环境分局条线分管领导们组成的“局长团”,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土环境质量概况、环保法律法规概述、企业环境管理要点等方面,先后为辖区重点企业送去十余场生态环保主题培训。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主体责任。通过优政策、送服务、强培训,常州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与企业‘站在一起’,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环境治理多元共治,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