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融入黄河战略 聚力创新发展】邹平经开区:深化改革创新 激发动力活力

   2023-04-20 邹平经开区
71
核心提示:近年来,邹平经开区积极探索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从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功能优势

近年来,邹平经开区积极探索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创新,从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管理制度、增强功能优势、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人才洼地等方面发力,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催生发展动能,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工委(管委会)+公司”模式

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公司”模式,邹平经开区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企业运营、多元投入,由管委会具体行使综合管理、经济科技、企业服务、行政审批等职能,由国有公司具体行使基础设施与产业平台投资建设、公共配套建设运营、招商引资服务、资本运作、公共服务、产业项目合资合作、市场化服务等职能,逐步构建了“小政府+大服务+大市场”新格局。

邹平经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邹平经开区体制机制改革后新成立的五大国有公司之一,主要承担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运营管理等职责。作为邹平经开区产业发展的服务平台,邹平经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医药产业园的建设过程中,先后完成了道路、标准化厂房、污水处理、固废处理、供电供热供气、园林绿化等设施的投资建设,有效提升了基础设施保障水平,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在首家企业入驻园区后,按照管委会统一、标准、高效的产业园区管理体系,邹平经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对一”帮办代办、精准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发展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个方面齐头并进,并逐步落实到每个层面,邹平经开区根据区位因素、产业优势及政策导向,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创新求变,新的招商体制应运而生。

一方面,邹平经开区根据实际需要,选优配强专职招商人员,不断培育专业招商人才队伍,建立起管委会专职招商引资机构和其他内设机构共同参与的大招商体系,并采用市场化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将招商引资数量及质量类指标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同绩效工资挂钩。另一方面,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将“招商引资”职能逐步剥离,成立专业招商团队,大力开展市场化招商。同时,借助专业机构、商会、协会的信息渠道、桥梁纽带作用,拓宽项目来源渠道,聚焦区内主导产业方向和产业链条延伸需求,在更广范围内引进优质项目和创新资源,不断提高精准化招商水平。

2023年2月11日,邹平经开区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启动战略合作,成功建立在创新平台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关系。

围绕项目招引和“四新”产业培育,邹平经开区还与联通母基金、华能长城基金、上海挚泓资产合作,设立了产业引导基金;同时,与国开行合作,为辖区内“僵尸”企业、破产企业提供了搬迁腾退资金支持。围绕三产服务业短板,与途途商业合作,制定了城市综合体商业地产招商方案,推动全区服务业发展提速、品牌提档。

2023年2月17日,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毕鸿博与联通母基金、上海挚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展座谈交流。

“智汇经开区”人才计划

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的发展则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围绕“人才兴区、人才强区”的目标,邹平经开区以“智汇经开区”人才计划为总揽,以“项目+人才”、“产业+人才”工作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良性互动。2022年,依托魏桥轻量化基地、医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围绕汽车制造与装配、医药学等专业,累计引进相关专业大学生389人,同比增长48.47%。

2023年4月18日,邹平经开区召开国有企业高层次人才面试会议。此次招聘将围绕商务部考核、综保区申报、平台公司建设等重点工作,引进一批统计、物流、金融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实现“岗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有效激发人员活力,推动人才梯队建设,引领经开区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邹平经开区不断强化人才培育聚集、培育扶持、赋能使用和服务保障,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依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领先的智力和数据库资源,有效促进高校人才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推动全区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制定、营商环境咨询、城市综合体商业项目规划、数字化政府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和人才开发、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服务等方面优化升级。

随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走深走实,邹平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必将更加灵活高效,核心园区辐射带动作用必将更加强劲有力。在持续提升全区创新创业活力的基础上,也将为建设现代化富强文明新邹平贡献着邹平经开区的新智慧和新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