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4月4日头版 记者 谢开飞 通讯员 高凌 庄佳丽 马炳文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公司与三明高新区管委会签约,推进“专精特”精密数控机床研发及产业化;清华大学携手三明英诺科技有限公司,加快工业固废资源化与免烧结陶瓷制备技术攻关;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福建科源新材料股份公司,推动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铝合金新材料研发……
在刚刚闭幕的首届京闽科技合作论坛暨京闽(三明)科技项目对接活动上,在京闽两地科技部门的推动下,一批福建科技项目成功“牵手”在京国家级院所、985高校创新团队,加快实施引领产业技术升级重大项目的步伐。
“北京是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更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三年多来,京闽两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强力推进京闽科技创新资源合作,成绩斐然。”4月3日,福建省科技厅厅长李志忠对记者表示,福建将进一步探索京闽科技合作新模式,高位嫁接北京优势科技资源,树立区域科技创新协作新典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之成为推动新时代福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标志性项目,为老工业基地注入新动能
位于三明生态新城的三明·中关村科技园,是京闽科技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关村信息谷在革命老区落地的首个区域合作项目。
中关村科技园为何青睐三明?近年来,三明加快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然而作为福建老工业基地,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等原因,其科技人才、创新平台资源欠缺。“瞄准北京全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优势,通过创新京闽(三明)科技合作机制,在科技园区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特派员区域联动等方面,向三明导入更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明市科技局局长李荣安说。
在京闽两地的不懈努力下,2020年8月,福建省政府与北京市政府召开京闽(三明)科技合作“云签约”视频会议,决定选址建设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并于2020年12月揭牌运营。按照规划,该园以“创新中心+产业基地”的运营模式,依托三明生态新城建设以数字经济为主体的创新中心;依托高新区、永安石墨园等,打造以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为主的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智能互联、新材料等产业,为老工业基地注入新动能。
同时,依托中关村品牌资源优势,三明市积极举办“创新中国行”“京闽创新汇”等活动,前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招商,对接企业近千家,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落地。截至今年3月,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已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吸引360、科大讯飞等270多家企业入驻,科技型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由点及面拓展,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从2020年的第二梯队跃居至2021年的第一梯队,福建石墨烯产业在国内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增强,这得益于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落地建设。”福建省科技厅对外合作处处长李海明说。
原来早在2019年12月,北京市科委、福建省科技厅、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三明市政府,四方签订了共建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福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协议。目前,该中心已被列入福建省重点打造的高水平创新平台,正加快建设新能源材料及碳材料检测中心,将为三明及周边地区提供检测服务;围绕石墨烯领域技术需求,实行“揭榜挂帅”制,组织开展技术攻关等。
当前,京闽科技合作正由点及面、向全省不断拓展:在福州、厦门等地设立京闽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和三明·中关村科技园离岸孵化器;在北京石墨烯研究院支持下,成功举办4届中国福建(永安)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其中7个参赛团队的项目实现落地转化,推动全省石墨烯产业发展。
福建省科技厅副厅长黄舒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京闽科技协同创新合作,促进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落地,推动区域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融合发展,助推福建打造海峡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省份。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发展集团、福建省科技厅、三明市政府主办,北京中关村信息谷公司、福建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三明生态工贸区管委会、三明市科技局承办。共有29项京闽科技合作项目、北京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项目,以及落地三明中关村科技园项目进行现场签约,总投资24.24亿元。
活动期间,同步举办了京闽(三明)新兴产业对接发展圆桌论坛,并举办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创新中心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等3场专场招商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