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强调,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近年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融入国家科技战略大局,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大科学装置是探索基础前沿科学问题的“国之重器”,也是抢占未来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在东莞,2018年正式投用的中国散裂中子源,是首个落地珠三角的国家大科学装置。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副主任 王生:
它的建成结束了
我国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只能依靠申请
国外装置少量的计时开展研究的历史
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的注册用户
已经达到了4300多(名)
开展了研究课题1000多项
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
如今,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建设正在筹划之中,将与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一批在建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共同构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江门中微子实验现场值班经理 胡涛:
(中微子)这个领域
是在近十几年来
是整个粒子物理中
最热门的领域
它可以研究和回答
比如“世界是如何组成”等
基础物理课题
目前实验设备处于安装阶段
中心探测器安装正在有序进行中
除大科学装置外,更多“国字号”创新平台相继落地广东,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以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为引领,广东已构建起包括10家省实验室、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60家省重点实验室、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4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以及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 基础研究处处长 夏奇峰:
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牵引
高水平建设鹏城实验室 广州实验室
争取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在粤布局
构建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打造原始创新重要策源地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内,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扎实推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扎根广东,全职在粤工作两院院士达135人,研发人员数量达130万人。数据显示,去年(2022),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6%,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广东正成长为国家重要创新动力源。
记者 刘灿娇:
从科技强到企业强 产业强 经济强
广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当前 广东高新技术企业已达6.9万家
比五年前翻了一番多
总量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在技术需求的牵引下
各类创新主体主动对接
创新成果高效转化
以深圳为例,如今,这里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遍地开花”。在龙岗区的这家健康呼吸产品实验室内,研发人员正在对新型材料进行测试。
深圳市康风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郭旭芳:
我们十年间
经过上万次的测试
通过材料的不同配比
不同测试效果
最终实现材料的稳定
达到国内外百级生物洁净标准
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你追我赶,在深圳,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已逐渐形成,迸发出勃勃生机。
在抢占5G、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前沿机遇,积极向全球产业链最高端迈进的同时,深圳也不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实现企业创新基因互补。
鲲云科技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 王少军:
我们的芯片更多的是
通过架构层面的一些创新
来提高芯片本身的利用率和性能
我们的产品在深圳
也为像电力 建筑 制造等行业的
智能化的升级改造过程中提供助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升创新竞争力、创新引领力、创新硬实力、创新驱动力、创新支撑力和创新源动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赵祥:
要充分发挥沟通国内外
高端科技创新资源流动的枢纽作用
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
先行先试
发挥好产业链和创新链
有效融合的示范作用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东勇攀科技高峰,甩掉“卡脖子”的手,努力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条“必由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