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煤电行业如何减污降碳协同,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给出五方面举措

   2023-04-21 中国环境
62
核心提示:近年来,在煤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分别增长41%、28%的情况下,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由千万吨级下降到百万吨级。在有效

近年来,在煤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分别增长41%、28%的情况下,电力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由千万吨级下降到百万吨级。在有效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的同时,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实现了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环境质量改善“双赢”。同时,作为碳排放大户,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也有所放缓。

在近日举行的煤电产业减污降碳高端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张大伟在主旨发言中指出,电力行业属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人才济济,是出经验、做表率的行业,面向新形势新要求,需要带头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从以煤电机组自身治理改造为主,向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带动低效散煤替代等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拓展延伸,加快完成清洁低碳转型。

如何做?张大伟提出优化结构、稳定超低、三改联动、清洁运输、耦合共治等五方面举措。

一是优化结构。在安全保供的前提下,严控煤电项目,强化能效准入标准;加大小机组淘汰力度、推进小热电机组整合、强化自备燃煤机组的分类整治。

二是稳定超低。“最近几年,我们通过监督帮扶发现,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的煤电机组,排放处于较好水平,环境管理总体较为规范。但是,部分小火电由于运行管理不到位,还存在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仪器仪表失灵、在线监测数据失真等问题,难以稳定发挥减排效益。”张大伟指出,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下一步将加强对煤电行业,特别是小火电超低排放的监督管理。

记者了解到,还有6%的机组没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下一步要加快推动这部分煤电机组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力争达到100%;特别是,对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机组,加强监督管理,用好环保电价、超低排放电价等政策,确保稳定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三是有序推进节能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特别是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长距离供热,现在100公里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要在供热替代上下功夫,推动管网覆盖范围内分散、低效、污染大的散煤和燃煤小锅炉、小炉窑替代退出。

四是清洁运输。全国层面,电力行业的公路运输比例还在30%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超过50%,特别是有些火电企业环评批复的铁路专用线项目却没有配套建设。张大伟指出,公路运煤的能耗高、污染排放大,在清洁运输方面,减污降碳的协同潜力也特别大。应推进铁路、水路、廊道等清洁运输体系建设,推广零排放的货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实现行业大宗货物清洁方式运输比例达到70%左右,重点区域达到80%左右。

他介绍说,包头-鄂尔多斯开展的散改集+新能源+智慧调度的煤炭清洁运输模式,提升了运输效率,解决了煤炭进场排队长、道路运输排放高的问题,同时还具有使用成本低的优势。

五是耦合共治。综合发挥煤电能效高、污染排放低和生物质燃料零碳排放的优势,因地制宜有序推动大型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废弃物的产生大国,张大伟介绍说,秸秆露天焚烧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今年以来,东北部分地区烧秸秆导致PM2.5浓度连续爆表,产生了近30天的重污染,露天焚烧要禁止,但是也要有出路,煤电厂耦合生物质发电是重要方向。

煤电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也曾经是大气污染物排放最大的行业。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动煤电行业绿色转型,取得积极成效。实施煤电机组“上大压小”,累计淘汰超过1亿千瓦落后煤电小机组,平均单机规模从13万千瓦提高到21万千瓦;10.6亿千瓦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占煤电总装机的94%,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替代了大量的燃煤锅炉和低效散煤,重点区域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电厂供热半径15公里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基本完成关停整合;自主创新的超低排放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与快速转化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论坛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国电科技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国能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承办,论坛集中探讨了新时期下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路径。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