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山东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两化融合”赋能化工园区“蝶变”

   2023-05-09 山东东营港经济开发区
83
核心提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把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应用作为建设数字化园区的主脉络,深化“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把工业互联网创新平台应用作为建设数字化园区的主脉络,深化“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围绕服务企业、优化产业、配置资源等方面在化工园区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迈进,高水平打造国家级绿色循环能源石化产业基地。

突出统筹推进

构建数字化发展体系

紧抓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坚持规划先行、政策支持、环境保障,在全省化工园区率先开展数字变革。

01规划引领到位

顶格成立支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高标准编制《化工园区产业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侧重数字经济发展方向、总体设计,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进以“互联网大脑+智能工厂”为核心的数字经济系统建设,预计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值增长100%以上。

02政策支持有效

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化工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细化分工,深入实施数字产业化引领和产业数字化提级行动,对泰特尔新材料、赫邦电子环氧树脂数字核心经济相关企业、项目优先支持,在要素需求上优先保障,持续放大政策引导效应。

03环境保障有力

开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减少对数字经济项目的前置审批和行政干预,形成“负面清单”企业准入模式,简化项目审批和优化管理流程,预计“十四五”末,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达到30家以上。

突出园区主体

夯实数字化产业基础

立足化工园区实际,突出企业主体,促进资源互联互通,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01坚持园区数字化发展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以数字赋能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投资3.8亿元建设智慧园区项目,加快产业链条龙头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产业协调联动。投资2000余万元开展高端化工和新材料“雁阵形”产业集群的产业大脑和化工园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吸引华东石油交易中心等有影响力的行业平台企业以及电信运营企业、软件开发企业等进驻平台,服务的企业数量达到46家,高效完成各类订单41000多单。

02坚持数字产业化发展

依托开发区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平台,引导北京大恒、慧泰智能等软件和信息技术骨干企业在港成立新公司并加强产学研合作,强化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支持泰特尔、赫邦化学、明德化工等一批骨干企业在电子专用材料等细分领域发展,加大跟踪服务力度,积极招引产业链配套企业,推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突出生态构建

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

坚持以生态思维提供全技术领域,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提升高质量发展能级。

01强化平台支撑

打造“1+N”平台矩阵,1即以智慧园区为基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49家规上企业增值高质量发展,N即华东交易中心平台、高端石化创新创业平台、企业智能化应用场景等10余个特定行业领域平台,打通政企两端、衔接市场资源、贯通政务服务的用户体系,构建多平台联动,无缝衔接的运营模式。

02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融合工业机理模型,聚焦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需求导向,提供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服务的解决方案,一企一策服务企业发展。以天弘化学为例,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北京大恒在平台注册,免费为园区企业提供设备接入、设备管理、应急处置等基础组件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03强化典型引领

鼓励区内企业申报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晨星工厂”。累计培育省级智能工厂3个、省级数字化车间2个、省级智能制造场景1个,开发区也被认定为全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并入选首批省级化工产业智能化改造标杆园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