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河北: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3-05-10 新华每日电讯
73
核心提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河北省将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实现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河北省将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通过激活科技创新动力源,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场景落地落实。

  “激励+松绑” 释放人才创新活力

在位于石家庄铁道大学的河北省交通应急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校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学院高级工程师王宇带领学生正在对最新研发的流动式桥梁换架机进行疲劳试验。

“这台桥梁换架机不仅能将原本更换架梁的作业时长缩短75%,还具备在极恶劣工况下作业的能力。”王宇介绍,这台换架机从研发到安排生产,只用了10个月。

这样的效率得益于科技成果赋权改革。“项目利润的九成分给研发团队,在职称评审、岗位考核聘任等方面增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属目标……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有效解决了科研人员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的问题,今年一季度我们学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达到了2100万元。”石家庄铁道大学科技处处长王书海介绍。

人才有活力,创新有动力。2022年初,黄武陵从北京来到雄安新区,目前负责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并参与了雄安数字交通实验室建设。

“这里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创新实践场所。”现任雄安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认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的黄武陵说,他愿意为雄安新区的数字道路、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产才融合效能,截至目前,引进院士及其他高端领军人才12名,招引规划建设重点领域人才100多名,选录招聘“双一流”高校人才3000多名,新增各类创新创业人才2.5万多名。

在前不久召开的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表示,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和落实创新激励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大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让河北处处飘扬着创新的味道。

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激励等各方面,河北省积极解决制约创新创造的各种难题,推动“松绑放权”提质增效。

创新成果“转”起来。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10家科研单位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

科研人员“动”起来。指导企业对高级管理人员、行业领军人才等实施股权、期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措施。

职称评审“放”下去。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有149个用人单位开展高级职称自主评审,2018年以来,15358名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自主评审取得高级职称。

一项项改革举措环环相扣,打破体制机制壁垒,“激励+松绑”让人才活力持续释放,河北省人才制度改革攻坚密集施工,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2022年河北省发明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39.4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7件。

  建平台深化“产学研用”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在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中试熟化基地,高铁地铁用第Ⅱ代受电弓滑板智能化技术研究正在进行。据了解,围绕交通、新材料等产业建设科研平台,北京交通大学唐山研究院为唐山中车、启奥科技、百川集团等20余家企业提供服务,两年来促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个,合同金额超3000万元。

今年一季度,河北省培育打造北京理工大学唐山研究院等3家合作共建科技平台示范基地,新建院士合作重点单位42家,省级院士合作重点单位增至118家。

河北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郭玉明介绍,近年来,河北省下大力引导支持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与河北省企业开展全面产学研合作,229项2022年度河北省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完成的项目达101项。

据介绍,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是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重新配置与动态优化的过程,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揭榜挂帅”成为加快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之一。

河北省还充分发挥科创平台作用,大力引进科技人才,深化协同创新,加快“京津研发、河北转化”,与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11家技术转移机构联建了京津冀科技成果协同转化中心等平台。

根据《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方案(2022-2025年)》,京南示范区建设空间拓展为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衡水和雄安新区“五市一区”全域,进一步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成果转化政策、措施先行先试。

同时,河北省紧扣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求,对接京津两地高端创新资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共建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一批技术转移机构、中试熟化基地。目前,廊坊北三县已建成兴远高科、中南高科等27个科创园,入驻科技型企业865家。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河北省承接京津转入单位4395个,2014年以来累计转入4.39万个。2022年全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03亿元。

  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研发为企业提供不竭动力。

尽管企业规模持续扩大,但河北奥冠电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祥辉仍深感压力: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高端人才难招聘……

“科技特派团”的到来,让孟祥辉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新技术研发能力明显提升。”孟祥辉说,目前,在研新产品钠离子电池进入关键阶段,今年以来主导产品订单同比增加20%。

把科技创新工作延伸到基层一线,由河北省内外院士、高水平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团”,深入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破解企业技术难题,“一对一”帮扶,面对面“问诊”。

截至今年3月,河北省266个“科技特派团”完成成果转化144项,攻克关键核心技术123项,推进了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河北省聚焦全省107个省级重点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面向企业需求、产业需求和地方需求,谋划一批、研发一批、转化一批、落地一批高质量科技项目,推动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另外,河北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产业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创制,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今年一季度,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2%。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领域的3个产业集群获批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截至今年3月,河北省有经营主体807.72万户,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2万家。日渐成长的创新主体,正为全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河北省将坚持以更大的气魄和力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力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北场景变为美好现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吸引京津创新资源向河北延伸。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提升平台载体支撑能力,培育壮大科技企业,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坚持科技赋能实体经济,加大技改投入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支撑。大力实施人才强冀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引进计划等,培养用好省内人才,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快汇聚各类创新人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