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松山湖:发力新能源 竞逐新赛道

   2023-05-09 南方日报
77
核心提示:近期,国内多家汽车厂商纷纷公布四月份销量数据,其中新能源汽车强劲增长势头引人关注。据乘联会预测,2023

近期,国内多家汽车厂商纷纷公布四月份销量数据,其中新能源汽车强劲增长势头引人关注。据乘联会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可达850万辆,年度新能源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火热的新能源浪潮,催生了多个千亿乃至万亿级的市场蓝海,成为国内各个城市争相加码竞逐的新风口。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依托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发挥重大创新平台支撑作用,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加速重要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逐步构建起新能源产业基础优势,全力竞逐新能源产业新赛道,持续打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陈启亮 郑国豪 龚菊

2022年同比增长27.9%

新能源产业链条加快成型

走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创新工场锂离子电池材料中试车间,几千个纽扣电池样品、上千个软包电池样品正日夜不停地进行充放电,此起彼伏的红绿光点不停闪烁,以测试电极材料的技术性能。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带领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正在推进以关键材料革新带动的第三代锂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经过四年多的努力,他们成功攻克了第三代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在电池上的应用技术。相比目前占主流的二代普及型磷酸铁锂电池,第三代高电压镍锰酸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约50%,达到600瓦时/升,而每千瓦时电池的成本反而能降低30%。

通过三年多的研发,目前第三代锂电池材料技术已经成熟。去年开始,团队着手进行动力电池的中试,预计明年将在部分车企率先使用。

这是松山湖发力新能源新赛道的一个缩影。当前,广东围绕突出制造业当家,高水平谋划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努力把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的第一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松山湖具备了扎实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拥有新能源科技、凯金新能源等一批实力强劲企业,也拥有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理工学院等一批掌握前沿技术的高校科研院所。

2022年12月印发的《东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东莞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力争达到1200亿元。

面对新能源产业强劲风口,松山湖主动布局谋划,依托完善创新生态体系,加速构建新能源产业链条。目前,松山湖新能源企业以发展新型电池、智能电网、太阳能产品、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为重点,产业发展迅速,一批新能源产业科技成果相继实现产业化,初步形成了涵盖发电、电力传输、储能、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电池新材料、生物质燃料、能源管理等领域的新能源产业链条。

松山湖聚集了以华为机器、易事特集团、新能源、新能安、凯金新能源、创明电池、禾望电气、高斯宝、科旺科技、中贝能源等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还有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等专注于新能源研究的新型研发机构,以及东莞氢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推动燃料电池技术产业化的创新创业团队。2022年,松山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1.44亿元,同比增长27.9%,正加速成为支撑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重大创新平台赋能产业发展

优质人才与行业资源聚集

一段时间以来,新能源领域相关主题的高层次论坛活动在松山湖密集举办,一批行业顶尖的人才及产业资源加速向松山湖聚集。

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需要能源转化和存储技术的支撑,其中能源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推动该领域发展,由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大湾区大学(筹)物质科学学院共同举办的电化学能源转化与存储材料论坛,将于5月12日—14日在松山湖举行。

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邹志刚在内的数十位重量级行业专家出席,涵盖中国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知名院校。专家们将围绕电催化与电合成、光/电催化转化二氧化碳、水系储能电池等多个前沿话题展开交流分享。

这样的高规格活动在松山湖已经成为常态。今年1月,首届大湾区新能源创新生态建设峰会在松山湖举行,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米开罗那机电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新能源领域企业,签约入驻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材料创新园。新能源行业专家围绕储能、电池电芯、智能装备等新能源产业把脉,打造东莞新能源产业创新生态,加快东莞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和创新能力提升。

今年3月,中国(东莞)动力和储能电池新材料论坛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举行。期间,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新材料分会成立,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主任黄学杰当选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新材料分会会长,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锂离子电池材料团队产品总监吕涛当选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新材料分会秘书长。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是我国电池工业界最权威最具代表性的行业协会,在东莞市设立中国电池工业协会新材料分会,将在规范行业标准、推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理事长刘宝生评价道:“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在中国锂离子电池及相关关键材料器件等领域基础雄厚,成果突出,实验室建设对新能源特别是电池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吸引龙头企业及工程师

打造松山湖“能源谷”

“现在不仅电池生产企业愿意来松山湖,上下游企业的加入意愿也很强烈,包括电池生产装备头部企业。”黄学杰说。

2021年1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发起成立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在实验室能源材料领域相关团队和公共技术平台的支持下,为新能源行业提供技术服务。两年多来,创新工场已汇聚了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近20家理事单位,部分企业还来到松山湖设立研发中心,新带动了200多名工程师入驻松山湖。

就像华为在松山湖集聚了万名研发人员一样,创新工场希望今年能聚集千名新能源领域工程师,到2030年这一数量能达到万名,打造松山湖“能源谷”。

作为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代表,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锐介绍,欣旺达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聚焦第三代动力电池,开展了前沿技术交流、技术联合开发、科研成果转化等七大方面的深度合作,为企业全面推进相关发展战略提供了强大的创新支撑与保障。

不同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应用场景是在化学储能电站。在储能电站往往是几万块甚至几十万块电池一处堆积,一旦发生风险,后果不堪设想。近年来,兼顾高安全性和低成本优势的水系锌基电池愈发受到行业关注。

同样成长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大锌能源,于近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人才引进,提升产线自动化水平,建设锌基储能示范性工程等,这意味着企业发展踏上了全新的快车道。这些年,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提供的软硬件支持,团队在实验室内完成了材料筛选、小试、中试、小规模量产等环节,在完成技术积淀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

此外,高效晶硅电池团队、能源转换与存储材料团队等多支创新团队,也都瞄准新能源材料研发应用开展了大量工作,成为松山湖培植新能源产业“森林”的重要力量。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不断拓展市场新空间

“我们之所以选择松山湖,是因为在松山湖周边,公司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非常齐全,政府也主动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帮助。”去年7月,总投资3.5亿元的广东恒翼能科技有限公司松山湖建设项目奠基,恒翼能总经理张潮枪介绍,项目建成后,恒翼能将继续专注深耕锂电后段装备整体解决方案,聚焦化成分容工艺和技术创新,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达到50亿—100亿的产值,成为全球重量级锂电池客户的重要设备供应商。

恒翼能“加码”布局松山湖背后,是众多行业企业对松山湖冲刺新能源赛道前景的看好。更多新能源领域企业正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加快构建自身技术优势、不断拓展市场新空间。

“经过3年研发,公司最新一款具有并机扩容,超级快充领先技术的便携式储能产品已经实现量产,即将推向市场,主打欧美市场。”在松山湖光大We谷产业园的办公室里,东莞市华锦技术有限公司CEO贾洪彬表示,公司构建完整闭环的储能技术价值链,从技术研发到生产均可实现自主可控,拥有强大的技术壁垒。

“从工业设计、结构、软硬件及电芯的开发均可自主完成,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和先进制造的生产能力。”贾洪彬表示,这既是公司的技术“护城河”,也是进军市场的最大武器。

专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电芯的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ATL),在2005年选择了松山湖,成为最早进驻松山湖的几家企业之一。在全球智能手机锂电池需求迅猛增长到来之际,ATL迅速扩张,整个集团目前有4万多人,年产能约20亿只电芯。相关负责人表示,ATL将持续发力消费电子产品电池市场及布局进军储能、电动两轮车电池等领域。

松山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松山湖将进一步优化园区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瞄准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新动态,大力招引相关企业到园区落户。同时发挥大科学装置、材料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优势,推动其研究成果在园区有效落地转化,通过提高相关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吸引行业龙头企业到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新型电池及关键材料的研发基地和中试基地,并根据产业需求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围绕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结合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筹设,以及东莞理工学院、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的高水平发展,加大对面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尤其是支持技术研发、工艺流程等环节的人才扎根松山湖园区发展,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人才供给和智力支持。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