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国际一流未来科技城!珠海高新区2035年将变这样

   2023-05-05 南方+
117
核心提示:  5月4日,珠海发布《珠海市高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下称“规划草案”),并

  5月4日,珠海发布《珠海市高新区国土空间分区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下称“规划草案”),并公开征询意见,公示时间从即日起至6月3日。根据规划草案,珠海高新区将打造成为“国际一流未来科技城”,构建“一心两轴四片区”,规划常住人口6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建设滨海生态科创城区”板块中提出,珠海高新区将集聚资源打造大湾区一流滨海科创城区,布局中央商务区、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以后环为核心建设高新区城市中心。同时,激活唐家地区存量用地,以行政中心连接后环,提升区域价值,打造山城海湾城市中轴。

核心引领

构建“一心两轴四片区”空间格局

珠海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时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作为珠海的“东大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重要节点、深珠合作桥头堡,背靠凤凰山,坐拥唐家湾、淇澳湾、金星湾,山-海-城-湾-岛相连,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高等院校资源和优良的自然生态本底。

规划草案显示,本次珠海高新区规划范围总面积约69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17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24平方公里。在发展规模上,珠海高新区规划常住人口60万,规划管理服务人口70万。

在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方面,构建“一心两轴四片区”空间格局。

其中,“一心”指未来科技城(核心区),同时也是高新区城市中心、未来产业中心、创新策源中心;

“两轴”指建设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珠江口西岸科创活力发展轴,依托港湾大道—情侣路形成千亿级创新生态活力轴带,联动金唐西—二线外大产业,打造千亿级科创智造产业轴带;

“四片”则包括金银湾总部片区、科创海岸-金鼎智造城片区、那洲-会同大学城片区、淇澳生态科技岛。

产业第一

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

珠海的经济“飞轮”越转越快,离不开产业发展带来的澎湃动能。根据规划草案,珠海高新区将着力保障产业空间供应。

为了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珠海高新区坚持总量底线控制,保障重点制造业项目用地,按照《珠海工业控制线》管理要求,划定二级工业控制线约15.90平方公里,其中一级控制线约11.79平方公里。同时,注重存量空间潜力挖掘和增量空间精准投放,珠海高新区加快盘活利用金鼎、南围片区产业园区低效建设用地,促进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增工业用地主要向金鼎、北围和后环片区投放,保障高新区工业用地供给,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牢固空间基础。

具体而言,以5.0产业新空间破解产业空间不足瓶颈,高标准建设生产空间,精准匹配未来产业科技;以“国企+村集体合作”模式大力盘活村集体沉淀存量土地资源;鼓励对低效旧厂房用地进行更新改造,以工业上楼的方式,打造“垂直工厂”,提升产业用地使用效率。

高质量建设产业新社区,规划草案提出,以“社会更融合、治理更健全、空间更开放、功能更完善”的理念,构建“1+5+7”的产业中心体系,打造与城市社区分工明确,又融合互动的产业新社区。换言之,珠海高新区将优化产业园区生产、生活空间布局,针对服务对象及需求,定制化打造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新社区。

陆海联动

建设滨海生态科创城区

根据规划草案,至2035年,珠海高新区将打造“一核一轴,一屏支撑”的陆海空间格局。

“一核”指做强海洋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极核,依托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香山海洋科技港等创新载体及唐家港海上交通枢纽,以“前环-后环”片区为核心打造全市海洋产业创新驱动发展主阵地。

“一轴”指陆海联动打造滨海科技创新活力轴,以大陆海岸带为轴,串联科创海岸、后环、金银湾等重点发展地区,引导海洋产业、海洋创新人才等资源沿带汇聚,建设环境一流的滨海科技创新活力轴。

“一屏支撑”指筑牢海域海岛生态屏障基础支撑,以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珠海淇澳-担杆岛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及情侣北路近岸重要滩涂及浅海水域为重点,联动高新区海岛岛群,筑牢海洋生态屏障。

人才友好

构建全覆盖十分钟社区生活圈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规划草案提出,珠海高新区将持续建设青年人才友好活力新城。

在住房保障方面,珠海高新区将构建以人才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主体投资,通过集中建设、配建、改建、购买、租赁等多渠道供给保障性住房;按照人口布局特点,围绕就业岗位布局优化完善住宅用地供应,实现高新区职住平衡。

同时,精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全龄化、全覆盖的十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新增小学15所、初中7所、高中3所,新增1处市级科技馆、8处片区级文化设施、2处组团级文化活动中心,新增1处片区级综合体育活动中心、3处城市基本组团级体育活动中心,新增2所医院、2处养老设施等。

此外,建立四级公园绿地体系,高标准提升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融入韧性城市、海绵城市等建设理念,构建包括供水、污水、雨水、电力、通信等系统在内的现代化绿色市政设施体系,支撑城市安全稳定高效发展。

绿美高新

实现山海连湾、城湾共生

规划草案提出构建“双核一屏一带、五廊多点”生态城市格局。

“双核”即淇澳生态绿核与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地核心生态源地的重要作用;

“一屏一带”即山体生态屏障和海岸生态保护带,以山体森林为基础筑牢生态屏障,陆海统筹加强海岸带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河口和重要滩涂保护;

“五廊”即港湾大道-淇澳大道、未来科技城中心绿轴、金凤路排洪渠-东岸村排洪渠、中珠排洪渠、北围排洪渠。构建以交通干道、景观主轴及水系为主脉,通山达海连城的生态廊道网络;

“多点”即唐家湾、淇澳湾、金星湾、金鼎山、共乐园等多个生态节点。发挥海湾、山体、公园等生态资源节点的联通作用,夯实生态基础。

在此基础上,以“创新社区+青年社群”建设开放共享的滨海街区,营造通山达海、绿色生态的活力海岸带。

同时,统筹海洋、山林、河湖和农业空间开展一体化生态修复与综合整治,包括海岸带修复与生态化改造、红树林营造与修复工程、矿山石场生态修复、松材线虫治理、碧道建设工程、耕地恢复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